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9 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 半卷练9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1 全国 统考 语文 一轮 练习 经典 部分 半卷练 古代 诗歌 阅读 论述 文本
- 资源描述:
-
1、半卷练9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30分钟满分:27分一、古代诗歌阅读(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鲁东门观刈蒲李白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注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
2、,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错误,从诗中来看,“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2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具有不染尘的特点;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的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此草最可珍”,“此草”是指“蒲草”。“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
3、清夜娱”,意思是“何必看重那龙须草”“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这是说“蒲草”的实用价值,可以用“蒲草”织作玉床席;“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意思是“蒲席光滑平贴,罗衣能够反复拂扫,不必担心会聚积尘土”,这是说“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凸显得蒲草的高洁纯净;结合全诗来看,诗中所写的“蒲草”又喻指有才能又品性高洁之人。因此诗人说“此草最可珍”。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杜甫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注杜甫晚年辗转
4、漂泊,生活困苦。路十九曹长常邀请诗人饮酒赋诗。曹长,唐人称尚书丞郎、郎中。剧:喜欢,高兴。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题中“遣闷”点明诗人写诗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戏呈”则表明二人志趣相投、友谊深厚。B首句中“喧”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雷声隆隆、阴雨催寒的景象,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C颔联两句对比鲜明,黄鹂因雨后太湿发愁,而白鹭则为之欢欣群飞,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化。D颈联上句表现诗人的自信,下句情感转折,穷困潦倒,诗作也难有知音,蕴含着诗人的心酸与自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B项,“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分析不当,这里喧雷、寒雨的叠加描写烘托出诗人难以排遣的
5、郁闷。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晚年穷困,居无定所,路十九常邀诗人饮酒赋诗,杜甫内心非常感激。对自己诗作为人赏识的欣慰之情。诗人难遇知音,虽内心自信却心酸于无人理会,路十九欣赏自己,诗人略感欣慰。自哀之意。“惟君”一词流露出知音太少的无奈与内心悲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最后一句“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和诗标题“遣闷戏呈”对应。对于路十九欣赏自己,诗人是很感激的。“惟君”表达自己的诗作为人赏识的欣慰,诗人晚年穷困潦倒,诗作也难有知音,路十九赏识自己,倍感欣慰;也有自哀之意,诗作知音少,没有多少人欣赏诗人。二
6、、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6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