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课 《荷塘月色》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课 荷塘月色3 河北省 唐山市 开滦 第二 中学 语文 导学案 必修 荷塘 月色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1了解采莲赋及西洲曲的内容。2理解引用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作用3. 概括文章表达的复杂情感。4总结文章语言艺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复杂情感。难点:体会文章语言艺术。 【学习内容】一、复习导入二、赏鉴新课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对西洲曲的理解: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5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三、师生一起总结全文:1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2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运用的表现手法:(2)运用的修辞手法:(3)词语运
2、用的特点:拓展内容:1.西洲曲全文如下:忆梅下西洲(水中陆地),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黄,双鬓雅(甚极)雏色(幼稚的面容)。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鸟名),风吹乌臼(一种落叶树)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绿玉制妇女头饰)。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安放)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大雁)。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用竹干做的遮栏物)头。栏干十二曲(弯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2.(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这几天似乎有些
3、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3.(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4.(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
4、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5.(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6.(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