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六月月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山市 曹妃甸 第一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下学 六月 月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六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下册1-6单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
2、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
3、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其实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 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
4、间的“活”的化身。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
5、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
6、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
7、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B.红楼梦因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C.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D.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
8、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阅读研究红楼梦应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不能忽视文学本身。B.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C.红楼梦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作者引领我们理解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去悲悯和包容。D.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对谁都没有恨,对丫头、仆人也尊重、欣赏,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3.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人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
9、很高的艺术水准。B.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C.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D.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4.如果有人向你了解红楼梦,请你结合材料二用一句话介绍这部著作。5.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过年茅盾天是阴沉沉的;天像在发闷,又像是没有睡醒,没精打采似的。虽然说不上是喜欢,老赵可是向来就不觉得他有理由来反对这样的天气。一年到头,他白天上公事房,公事房里他所占有的那
10、个角落反正是不论阴晴都得开电灯的,晚上呢,他当然有个家,一丈见方那样一间,尽管外边太阳晒得狗吐舌,他这家还是得不到什么阳气。“我见鬼么,来看这种年货!”老赵偷偷叹口气,心里说。抽身就想走。现在他觉得街上走的人,好像都是办年货的;而且又觉得手提着糖果、饼干、年糕、瓶装酒等等诱人的东西的,也特别多 -比空手的人多。他惘然想起昨天也是在这条街上走过,偶然朝一家食品店望一眼,看见高高挂在那里的一提一提的东西,其实也不过小小两个纸盒的蜜饯,再加两瓶酒,几块红白年糕,可是标价就要几万。有人说:“大减价的铺子真多,几乎一条街上没有不是大减价的,可是一看标价,比上月不减价的时候倒又提高了。”“这是为了下月不减
11、价时再提高作准备呀!”又一人立刻接着俏皮地说。各种的报导,各种的预测,于是纷纷而来。老赵坐在他的“岗位”上,只是倾耳谛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也不起任何反应,大减价的铺子跟他向来很少关系,正像早上他路上碰见的鲜花摊儿一般。和他有切身关系的物品,向来是无所谓大减价的。他一边想,一边惘然看着那些闲谈的同事们的脸。他忽然觉得这些脸都很陌生,这些脸虽然各有各的表情,而且是极善变化的表情,可是又都那样勉强而刻板,好像是些不同形式的面具。而且即使是高声的笑,那笑声也极不自然,似乎本来不想笑,也并无可笑之处,不过为了闲谈中间总得夹一点笑声才合适,于是就官样文章的笑了起来。这一个新的感觉,使得老赵心里发毛,
12、不敢再抬眼看了,而且又不敢想象自己的脸是否也跟面具似的,如果是,那又是怎样个谱式?老赵心里感到点空虚。逢到过年这么一个习俗相沿的佳节,要是单位里干脆不放假,那他这做父亲的不带孩子们乐一天,似乎也不算有亏父道,可是偏偏又放了假了,他怎么办呢?站在马路上茫然四顾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要设法曲尽为父之道,反正一年只这一次。于是心里就默默地计算他的口袋里的全部财产。难道他做父亲的就连一些口福都不给他的孩子们么?不用什么山珍海味,有这么一点甜甜的,富于脂肪的,便够叫孩子们快活得跳了;而这,似乎尚在他能力范围以内。“贵得怕人呀!”老赵低声说,便也伸手去摸一下那块宝贝。取钱的时候,手又碰到自己正楷抄写的那
13、张单子,老赵微微一怔,但是他仍然很痛快地付了钱,拿起年糕,奋步走出了那店铺。现在只有老婆交办的差使了。要是这也顺利完成使命,那就连夫道也尽了,老赵真可以自傲是一个善良的堂堂公民。而手里的一斤猪油年糕又那么重甸甸地怪窝心,一丝开朗的皱纹掠过了老赵的苍白的面孔。天黑的时候,老赵回到家里了,这时候,在他这家所在的那条小巷子外边,而且麻雀的煞拉煞音的也在那整齐的楼房里响起来了。在小巷子里,也有个醉汉扯紧了嗓子,似哭非哭地,在哼着什么小调。从那些破烂平屋里闪出来的点点桐油灯光,加倍衬出了这地段的阴森 -但并不冷落。挤在这里的人家照例是不能哑起嘴巴来的,今晚当然不会例外,不过跟坡上那一带整齐的楼房比起来,
14、这里是另一种调子罢了。老赵的家也是这样。他的老婆检点着丈夫买来的东西,检一样,就问一次价钱,又唠叨了一回;两个小孩子拉住父亲一会儿问他明天放不放假,一会儿又夸说他们天黑以前在坡上那一带楼房前面所见的好吃的好玩的种种;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似乎光是说说也够快乐似的。老赵不作声。回头看一眼两个睡着的孩子,好像自己回答自己似的说:“总也快过完了,抗日战争就要胜利了。”“哦,打完了仗,天上就落下金子来么?”老婆生气地大声说着。老赵低了头,半晌,这才偷偷叹口气说:“人,总得有个希望呵,人是要希望来喂养的罢!”(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天是阴沉沉
15、的”“没精打采似的”,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晦暗,给全文打上了暗淡的底色,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B.老赵在大街上,“心里感到点空虚”,既指对那些同事们闲谈中间夹一点笑声的不解,也指自己面对物价飞涨的不知所措。C.老赵回到家,两个小孩子缠住不放,“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以及对父亲的关心。D.小说前后两次出现“偷偷叹口气”,都很好地反映了老赵的心理,同中有异,前者是无奈中有愤慨,后者则是无奈中有期待。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惜墨如金,既叙写了老赵过年买东西的行为、感受,也交代了老赵单位的情况和同事的言论,使社会环境更具典型性。B.
16、整齐的楼房里麻雀的煞拉煞音、醉汉的小调、破烂平屋里的点点桐油灯光,反衬出小巷的冷清和阴森,揭示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C.小说多处运用反语,其中“真可以自傲是一个善良的堂堂公民”一句,诙谐风趣,调侃中却一语道尽老赵生活的心酸,是含泪的幽默。D.小说以老赵的自言自语收束全篇,辛酸中不乏温馨,艰难中看到希望,朴素中蕴含深思,直接揭示主旨,提升了小说的思想境界。8.有人说茅盾的作品体现了“矛盾”,请概括老赵生活中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9文中老赵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物,虽然生活不易,但老赵身上依然有许多亮色,请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这种亮色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
17、,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何敬容,字国礼。梁天监中,为建安内史,清公有美绩,吏人称之。累迁吏部尚书,铨序明审,号为称职。出为吴郡太守,为政勤恤人隐,辩讼如神,视事四年,政为天下第一。吏人诣阙请树碑,诏许之。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鲜丽。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敬容重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敬容久处台阁,详悉晋魏以来旧事,且聪明识达,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职隆任重,专预机密。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中大同元年三月,武帝幸同泰寺讲金字三
18、慧经,敬容请预听,敕许之。起为金紫光禄大夫,未拜,又加侍中。二年,侯景袭建业,敬容自府移家台内。初,景涡阳退败,未得审实,传者乃云其将暴显反,景身与众并没。朝廷以为忧。敬容寻见东宫简文,简文谓曰:“淮北始更有信,侯景定得身免。”敬容曰:“得景遂死,深是朝廷之福。”简文失色,问其故,对曰:“景翻覆叛臣,终当乱国。”是年,简文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氏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遂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何氏自晋司空充、宋司空尚之奉佛教,并建立塔寺,至敬容又含宅东为伽蓝。及敬容免职出宅,止有常用器物及囊衣而已,竟无余财货
19、,时亦以此称之。(节选自南史何敬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B.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C.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D.敬容希旨/故益鲜明/常以胶清刷须/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或暑月背为之焦/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调动以
20、及户籍、赋税等事务。B.阙,文中指朝廷。原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C.武帝,谥号。以“武帝”为谥号常指这个皇帝生前成就主要是依靠武功而取得的。D.老庄,也称为老子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两部代表作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敬容治政有方,赢得百姓称赞。他任吴郡太守时,能怜惜民众痛苦,审理案件如神,任职四年,政绩为天下第一,吏人都请求为他树碑。B.何敬容勤于政事,熟悉典章制度。他勤于政事,一大早就开始处理政务,天色晚了也不停止,久处台阁,详细地知道晋魏以来的典章制度。C.何敬容深受信任,得到皇帝器重。皇帝让他独自参与机密之
21、事;武帝要他听讲金字三慧经,授其金紫光禄大夫,还未授予又加侍中之职。D.何敬容勤俭节约,家中没有余财。何敬容因免职搬出原宅时,他只有常用器物及所穿的衣服,没有多余的财物,他因此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14.太子召见何敬容,两人在谈及侯景之事时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李问政河北简兵张说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密亲仕燕冀,连年迩寇雠。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注】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
22、卒。牡、龙:皆指马。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雠:即“仇”。幽州:时为契丹都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B.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蹰”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C.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D.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