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1单元 进阶1 第4课 篇目2 怜悯是人的天性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7362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2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1单元 进阶1 第4课 篇目2 怜悯是人的天性 WORD版
    资源描述:

    1、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捐弃(jun)约束(sh)霍布斯(hu)禀性(bng) 嗜血(sh) 汲汲(j)摒弃(bng) 熏陶(xn) 着眼(zhu)囚禁(jn)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1依赖依靠辨词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依靠: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可以依靠的人或物。既可做动词也可做名词。运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开拓渠道,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2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辨词都有亲身经历的意思。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

    2、亲身经历过一样。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运用看了这样的报道,有良知的人对灾区人民的遭遇一定会感同身受。坐在电脑前,鼠标一点,就能“身临其境”地游览全世界的风景名胜,还能拍照留念。3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辨词都指对事情不关心。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也说无动于中。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运用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应该热忱相助,不可漠不关心。三、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在训(xn)导人们方面,它屏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

    3、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p)格言。改正:_答案“屏弃”应为“摒弃”。四、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_。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A它愈是感到害怕和震惊B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C它愈是变得更加理智B整段文字主要谈论动物的“怜悯心”,A项中的“害怕和震惊”有误,C项中的“更加理智”不符合语境。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

    4、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主要著作还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

    5、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怜悯是人的天性这篇文章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

    6、。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很具有启发作用。_答案先驳后立突出“天性”任务探究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析文章内容 任务导引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人性并不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上的,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的光辉,是人性中的一些闪光点。任务设计1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答案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2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

    7、悯心”。_答案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3如何理解卢梭所说的“怜悯”?结合本文分析一下。_答案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

    8、道精神。他提出自爱心和怜悯心的善良与合理,具有反禁欲主义的启蒙作用,也提供了教育顺从天性的理论基础。他特别强调“良心”在与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虔诚地认为,良心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良心的核心内容是“自爱”与“爱他人”。这种善良情感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同胞的爱,普遍地希望别人幸福,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对于受苦难的人产生怜悯和恻隐之心,对于受压迫的人给予保护,对于不公正的暴力行为表示愤怒等。任务探究二正面出击层次清赏析文章的思路和论证方法 任务导引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卢梭视野开阔,作品娓娓道来,不温不火,舒缓有致,层层展开,并运用多样的论证方法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具有不可辩驳

    9、的力量。任务设计4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的?_答案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批驳的靶标,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等方法,彻底驳倒“人天生是恶人”这一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观点;第二个层次,以动物、残暴者尚有怜悯之心的事实,树立起自己的观点。指出“怜悯心”的作用。“怜悯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软化人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最后,作者甚

    10、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5本文中,卢梭讴歌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所具有的“怜悯心”,但是他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他生活的年代找到这样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那么,他是如何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的呢?_答案卢梭用优美而富有激情的文笔描绘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怜悯心”,并运用类比联想的方式举出实例,从而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作者在第1段提出一个供读者思考的问题:“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这个问题将“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纯净心

    11、理与“文明人”具有理性和依附属性的心理进行对比,让读者从中直观感受到“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内心所具有的单纯心理对人获得幸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在举例论证环节,作者当然不能举出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例子,但作者举了“母兽对幼兽的温情”“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等例子,以不具有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动物为例,类比说明“怜悯心”是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和“美德”。尽管作者以动物为例的论证已经很具有说服力了,但作者并没有放弃以人为例来进行论证,他以蜜蜂的寓言中的“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让读者想象和体验其“怜悯心”,接下来更以嗜血成性的苏拉和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为例,进一步阐明“怜悯心”是即使是极其残暴的人也难以彻底泯灭的、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的属性。因此,尽管作者不能找到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作为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他仍然巧妙地通过提出问题、巧设类比、精心选择人物等方式,对“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做了充分的正面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1单元 进阶1 第4课 篇目2 怜悯是人的天性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3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