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信阳市 2012 高中 毕业班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信阳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卷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的诞生之地和生存环境,汤因比将其比喻为人类的母亲。人类也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一样,其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方式就是生产活动。而传统的生产活动完
2、全服从岁时的安排,逐渐形成了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岁时节令习俗。 那达慕是否可以称为节日,学术界似乎还有争论。与农耕民族的节日相比较,草原民族的节日似乎不是固定到“日”,草原那达慕的节日的文化场域也比较宽泛。据调查,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牧人说,哪年雨水好,就举行那达慕。还有一种说法:举行了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而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农历67月。民俗,它与人们的出生地、族属、国籍、性别等与生俱来之物相关,那达慕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这个节日的
3、产生与蒙古族古代的历法有关。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徒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在对天象的观察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法。由于草场是牧业的生命线,他们以草木计年。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云:“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宋孟珙蒙鞑备录云:“其俗每青草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牧草的荣枯标识着牧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因此“草”具有年的意义。注意这里的草不仅含有自然意义,而且含有人文意义。对于时间,正如法国哲学家所说,我们不可以深入理解,只可直觉与体验。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是以草为参照物的。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从事不同的生计方式对时间的体验有所不同。什么叫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生
4、产中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和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在每年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人类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草原那达慕的时间选择在夏末秋初,这个节庆的时间有相对的固定性:“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在夏末秋初这个一年里的特定时间,草原上举行那达慕,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与农耕文化的节日的文化空间不同,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 草原是牧民的生活之源。在草原上,游牧民所从事的劳动、迁徙,
5、与五畜、与自然界的草场和气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的,牧业的生活方式是在草原生态中生存的牧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因为经过牧民的劳动,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草原是牧民的家园,同时也是牧民节日的文化空间。 (取材于邢莉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那达慕这样的岁时节令习俗是蒙古族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其传统的生
6、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安排的结果。 B那达慕,作为草原民族的节日,由于它不像汉族的民俗节日那样是具体到某一天,再加上它文化场域的相对宽泛,学界仍有质疑声。 C哪年雨水好,就举行那达慕;举行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却表达着一个相同内涵,即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D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据此可见,那达慕应具备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而他们创造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要服从并服务于他们的生产生活。 B彭大雅黑鞑事略说“但见青草则为一年”,
7、孟珙蒙鞑备录说“其俗每青草为一岁”,从宋朝的这记载中可见蒙古族当时是以草木计年。 C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并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它具有三大元素,即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和呈现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 D草原民族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从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所以那广袤无垠的草原就成了那达慕的文化空间。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人类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 B从已经举行过的大型那达慕看来,它们大多出于庆贺牧业丰收,而牧业丰收的前提就是雨水好,所以
8、传统那达慕的节期相对固定。 C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时间感受,所以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因为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以草为参照。 D对于人类学家,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能用某个民族的眼光去了解,就能真正掌握该民族文化的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
9、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何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
10、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贪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何朔:地名。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扈从:随从护驾。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1、A励为军士所掠 掠:劫持 B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权:代理 C桢壮其言,改谢之 谢:道歉 D郡事一委于砺 一:一度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胡砺对权力“无所屈”的一组是 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 砺常以礼折之 砺知其弊,悉罢去 一时典礼多所裁定 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 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砺任定州观察判官,定州学校早已闻名河朔地区,但他仍督学不倦,经他指点的学生,均成为科举的优胜者。 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到漕运官署赴宴,斥责胡砺就坐不懂礼法,胡砺认为在宴会上,大家只行宾主之礼就可以了。 C胡砺任深州军州
12、事期间,将各县按例设置的弓箭手全部免除不用,每年为老百姓减轻钱币五千余万的经济负担。 D胡励曾在侍讲学士任上,因为遭遇母亲去世而辞官归家,后来又被起用为宋国岁元副使,但官位在白彦恭之上。7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5分) _ _ (2)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 (5分) _ 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8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清幽意境的?简要分析。(5分) _ _ 9这首诗表现了
13、诗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_ _ 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去来江口守空船,_。_,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先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4、)题。(25分) 年轻女郎给马克斯韦尔当速记员已有一年。她异常秀美动人,绝非速记员草草几笔所能简单描述。今天她的举止也有点儿异样。她没有直接到放有她办公桌的里间办公室去,而是滞留在外间办公室,有点儿拿不定主意似的。她慢慢蹭到马克斯韦尔桌边,离他很近,足以让他意识到她的存在。 坐在办公桌前的他已不再是个常人,而是一个繁忙的纽约证券经纪人,一架完全受嗡嗡作响的轮子和张开的弹簧所驱动的机器。 “嘿。怎么啦?”马克斯韦尔问,语气尖刻。那些拆开的邮件堆了满满一桌,就像演戏用的假雪。他那锐利的灰蓝色眼睛,毫无人情味儿,严厉粗暴,不耐烦地盯着她。 “没什么。”速记员回答说,然后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
15、她问机要秘书,“先生昨天提没提过另雇一名速记员的事?” “提过,”皮彻说,“他吩咐我另外找一个。” “那我还是照常工作好啦,”年轻女郎说,“等有人替补再说。”说完她马上走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在老地方挂起那顶插有金刚鹦鹉毛的黑色无边帽。 今天又是马克斯韦尔的大忙天。行情收录器的滚轴开始瑟瑟卷动,忽停忽动地吐出卷纸,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证券交易所里风云变幻,飓风、山崩、雪暴、冰川、火山瞬息交替;这些自然力的剧动以微观形式在经纪人办公室中再现。他把椅子掀到墙边,如踢跶舞演员般敏捷地处理业务,时而从自动收录器跳向电话,时而从桌前跳到门口,其灵活不亚于受过专门训练的滑稽丑角。经纪人全神致力于这堆越来越多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