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案必修四《第11课 廉颇蔺相如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传
- 资源描述:
-
1、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能力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情感目标: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教学课时:4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本文的学习目的。二、导入新课。指名朗读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1、关于史记的补充介绍: 本纪(12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 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 列传(70篇
2、):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传)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 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是24史的第一部。 史记的写法和所写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背景简介: 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
3、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三、检查预习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课文也就自然分成三部分。提问: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4、,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板书:完璧归赵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辱赵与尊赵的矛盾廉蔺交欢私怨与国事的矛盾提问: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 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四、学习“完
5、璧归赵”部分提问:(检查预习)这部分可分几层?列出情节提纲。明确:可分三层:(板书)(1)12段:简介廉、蔺(2)3段: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3)411段:决策入秦缪贤荐贤(4)智斗秦王决策入秦(5)完璧归赵毕礼而归章台刺秦(6)(事情的经过)迫秦斋戒(7、8)从者归璧(9)廷斥秦王(9、10)五、讲析“完璧归赵”之第一层(也可单独作为一部分)1、疏通文句2、讲析提问:课文的前两段是简介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但读完全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明确:更重要的是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
6、为以后矛盾的引线。六、讲析“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和“缪贤荐贤”一节。1、指名试讲,疏通文句。2、讲析提问:这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明确:这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引出蔺相如张本。秦国愿“以城求璧”;赵君臣紧急商议,一,“计未定”,二,“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气氛极为紧张。在赵犹豫不定、进退维谷的情势下,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从缪贤的引荐,见相如之机智。这是相如出场之前的侧面描写。缪贤的“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一句话,也可作为下文的纲。七、布置作业:通读全文,疏通文句。 第 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指名口译课文第四段。二、讲析“决策入秦”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作业课件:课时评价 32 标点符号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