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配套考案 (13)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配套考案 13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一 WORD版含解析 2022 新高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配套 13 古代 诗歌 阅读 名篇 名句 默写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考案13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一)(2021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解析】“为自己上寿”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
2、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21新泰一中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思王逢原(其二)王安石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注】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与王安石为莫逆之交。此诗作于王令去世第二年秋天。妙质:优秀的资质
3、、才德。比喻投契的知己。随手:随着,紧接着。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好友去世一年,诗人依然不能忘怀,看见友人的墓地长满蓬蒿就更加悲伤。B王令的才能不为世人知,唯有诗人真正理解欣赏他,暗含知音难见的感慨。C往事随故人而去,再找不到像王令那样的知心朋友,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D诗歌有回忆,有议论,有抒情,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安石高超的写作技巧。【解析】A项,“看见友人的墓地长满蓬蒿”曲解文意,“想”,看似“遥想”,实为怅望和思念。一个“想”字,既表示悼念,又说明自己在远方,不能亲自去祭祀坟墓,有以诗代祭的意思。4颈联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气势壮阔。请简要分析。(6分)
4、答:示例:高耸的庐山正对着书桌,滔滔湓水流进酒杯。回忆了诗人和朋友相聚读书、饮酒的场景。运用夸张和想象,流露出豪情逸兴,气势壮阔。【解析】颈联虚实结合,运用对偶、夸张、比拟等修辞写出对往事的回忆。二人相聚读书饮酒是实事,但写诗时偏不用实写,一味夸张,渗透着豪情逸兴,气魄宏壮,语出精炼。出句用“南堕”“当”写出山势,对句用“东来”“入”形容水流与饮酒的豪情,运用比拟手法,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性格融合成一体。一方面展现了二人当年的友情至深,另一方面表达了王安石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运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表现友人豪迈的胸襟,意境阔大。(2021太原期中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
5、宋词 ,完成56题。归朝欢 题晋臣积翠岩辛弃疾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曾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注】此词作于庆元六年,当时稼轩罢居铅山。赵晋臣:赵不遇,字晋臣,江西铅山人。庆元六年罢职家居,与稼轩交往甚密,彼此多有唱和。积翠岩:在江西上饶铅山。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补天”一句一语双关,表面写女娲将补天石投在闲处,同时又暗指友人不被赏识重用。B词人拄杖来到荒郊野外探
6、视积翠岩,意在表现自己年迈体衰,和积翠岩一样无人赏识。C岩石经历风吹雨打、敲石取火、牛羊磨角的苦难,这遭遇与赵晋臣和辛弃疾的经历相似。D全词借用神话传说,想象奇特,但同时植根现实,托物寄意,来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解析】“意在表现自己年迈体衰,和积翠岩一样无人赏识”错。6请结合全词分析“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的丰富含意。(6分)答:示例:积翠岩宛如补天之石,被遗忘在荒野,又经历了风吹雨打和人世磨难,伤痕累累。这与辛弃疾和赵不遇有才却不被朝廷重用、人生困顿的经历极为相似,作者想到古来寒士常有不遇之时。(“不遇”的角度,3_分)“霍然千丈翠岩屏”,积翠岩经过悉心清理开发,千丈翠屏光彩焕然
7、,终遇知音赏识。赵不遇这样的“不遇”之士,终有遇到知音、重获起用、大展才华之时。(“有时遇”的角度,3_分)(2021德州名校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读山海经(其九)陶渊明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注】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
8、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解析】A “欲扬先抑”错。诗人是说夸父产生的一个宏伟的志愿,竟然要同太阳赛跑!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胜惊叹的情感,有力地肯定了夸父创造奇迹的英雄气概。8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答:示例: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竟身后的人的赞美。(2分)第一、二句赞其志,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1分)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1分)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87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课件:第3编专题二 微案一 辨析病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