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古代诗歌阅读课案5鉴赏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对点精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6 届高三 语文 专题 复习 古代 诗歌 阅读 鉴赏 常见 表达方式 精练
- 资源描述:
-
1、课案5鉴赏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1.(2015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僧人文兆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宿西山精舍文兆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一径松杉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围绕首联哪个词描写的?这四句诗的描写角度又是怎样的?请予以分析。 解析:首先理解两联的内容,然后分析是围绕首联的哪个词描写的。颔联由视觉角度描写:一条小路上老松、老杉森然排列在路的两旁;时已三更,四周万籁俱寂。颈联自听觉角度描写:草堂之中,僧人们早已入眠了,唯有云阁那边,隐隐传来低沉的磬声。低沉的磬声尚能传入他的耳鼓,益发衬出精舍之静。答案: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围绕“静
2、”(或“寂寥”)描写的。颔联由视觉角度描写,颈联由听觉角度描写。颔联写看到老松、老杉森然排列在路的两旁,三更时分,雪花纷纷扬扬,已积有厚度。松老雪深,一派静寂。颈联写听到僧人已语息入眠,唯有云阁那边隐隐传来低沉的磬声。磬声入耳,越发衬出精舍之静。2.(2015重庆五区高三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 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解析:体会第二联,不用一个动词,只用名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对描绘景色
3、及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答案:第二联用了白描(或“意象并列”“名词叠用”)手法,描绘出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秋日景象,质朴而清丽,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3.(2015焦作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解析:上片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重点描写了小雨纷纷之中的湿花,因恋树不忍飞,但又不得不和春天一起随着水流归去的愁苦。思考作者通过描写湿花对树的留恋来表达的感情。答案:上片即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词人的感伤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12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双休自主作业(七)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