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说课稿(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6 诗词 五首说课稿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诗词五首说课稿教学流程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春望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中的一首诗歌。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和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说学情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春望这样一首情景交融,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意境深沉的五言律诗,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同学们已经在历史课上学习中国古代史,对于安史之乱有一
2、定的了解,清楚本诗的创作背景。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中诗文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较困难这一客观情况,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这一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 2、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意。2、学会通过设疑、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3、培养自己自主学习古诗歌的意识和习惯,
3、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2、树立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2、明确本诗的抒情手法。(二)教学难点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2、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3、体会诗人所思所想,感受诗人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五、说教学方法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诵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
4、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六、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熟读本诗,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杜甫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通过以上环节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走进春望这首诗。(二)朗读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体会诗歌的朗诵节奏和感情,规范读音。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形成初步感知。 3、学生配乐朗诵春望。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