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1《老子》四章课时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1老子四章课时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3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课时 作业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第6课(一)老子四章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埏埴以为器:黏土自伐者无功:讨伐B跨者不行:跃、越过自矜者不长:夸耀C曰余食赘行:同“形”,形体自胜者强:强壮D凿户牖以为室:门窗自知者明:知识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埏埴以为器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死而不亡者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当其无,有车之用而宋荣子犹然笑之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强行者有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民之从事跨者不行勇则冠军,威能振敌A BC D4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自
2、见者不明其脆易泮小学而大遗学不学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赢粮而景从A/ B/C/ D/5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B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6下列对原文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B在老子第
3、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7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句式:译文:(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句式:译文:(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句式:译文:(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句式:译文
4、:(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式:译文: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关键能力综合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
5、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倾:依靠B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作C埏埴以为
6、器 埏:揉和D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为:动词,是B前后相随,恒也 也:语气词,表判断C跨者不行 者:代词,的人D不失其所者久 其:指示代词,那些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把很多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D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
7、“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译文:(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56题。材料一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材料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第二十二章)5请说一说你对第一则材料的理解。答:6具体分析材料二中老子的“不争”观,并说说其与材料一中孔子的“不争”有何区别。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8、,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7请用一个词概括两则材料所体现的老子的思想。答:8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老子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答:学科素养升级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
9、;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
10、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引用C比喻、借代、排比 D比喻、比拟、借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背景,就十分悠闲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11、,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西方的莎翁名剧,我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被后世反复解读、改编与重塑是概莫能外的,但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必须准确传达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在当代社会,最常见的名著改编行为是影视剧创作。以西游记为例,20世纪以来曾多次被推向影视屏幕。动画片大闹天宫、戏曲片三打白骨精、电影大话西游、不同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等,都改变着人们对西游记的固有认知,孙悟空在造反英雄、儿童偶像和后现代情圣等形象之间穿梭变化着。但是,正如孙悟空固然有七十二变,他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以及疾恶如仇、积极乐观的英雄气概没有
12、变一样,名著改编固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风貌,但名著固有的优秀精神品格和艺术风格则是一成不变的。答:5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近日,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三全育人”试点启动以来,一些试点单位和高校已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形成了有推广价值的新经验、新机制。在这次会议上,还有专家建议,结合前期已取得的试点成果,高校不妨继续探索,将教书育人的“软倡导
13、”变为未来可抓、可查、可考核的“硬约束”。答:6下面是全国优秀大学生评选流程图,请将它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120个字。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材料一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
14、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减)材料二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
15、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注确石:坚硬的石头。荆人鬼,越人禨:鬼、(同“魕”,j),指迷信鬼神的活动。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讽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讽谏都是指委
16、婉地劝谏。B居,意为“居住”,与“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中“居”的意思相同。C无为,意为“不要做”,与“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老子四章)中“无为”意思不同。D让,意为“辞让、谦让”,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中“让”字的意思相同。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相孙叔敖早就知道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但他优待优孟的初衷不一定为此。B优孟与孙叔敖的儿子见面后,与他交谈相处,并把他装扮成其父孙叔敖的样子。C优孟假借妇的口吻推辞楚相之位,这种表达技巧类似赤壁赋的“主客问答”。D孙叔敖让儿子拒绝受封肥饶之地的客观原因是寝丘贫瘠,楚、越民众不中意此地。10把文中
17、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译文:(2)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译文:11孙叔敖才智过人,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不凡的智慧?试做简要分析。第6课(一)老子四章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A.伐:夸耀。C.强:刚强、果决。D.知:了解。答案:B2解析:A.介词,用/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C.助词,的/代词,指这类人。D.代词,指事物/连词,表选择问,还是。答案:B3解析:强行:古义,强劲奋进;今义,强制别人做某事。为古今异义词。毫末:毫毛的梢儿,比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不是古今异义词。从事:古义,指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2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