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2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8细心看图审图联想转换归纳.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2 高考 语文 二轮 第一 部分 语言文字 运用 技法 分点 细心 看图审图 联想 转换 归纳
- 资源描述:
-
1、技法提分点8细心看图审图,联想转换归纳四步突破图文题典型例题对点解题1.(2022江苏)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解析作答图文转换题,一定要学会理解题干要求与分析图形要素。题干要求分析漫画的寓意,带着这个要求去分析图形要素。图片上一只小兔子身上背着已经拔出来的两只萝卜,正在拔第三只萝卜,第三只萝卜非常大,小兔子在拔这个大萝卜的过程中非常努力,这只大萝卜象征着收获。A项,艰难的过程预示着巨大的收获最
2、符合图片的寓意。B项,将大萝卜比作“巨大的困难”,偏离图片寓意。C项,说牢牢抱住不放努力挣得的东西,偏离图片寓意。D项,“知足常乐”“困难”的描述明显偏离图片寓意。答案A2.(2022江苏)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解析第一,把握考题要求。要求诗句与漫画的情境吻合。观察漫画内容,从图上寻找相关信息。第二,注重整体阅读。画面主体应是黄莺和人;主题应是离开的时候,黄莺不舍而啼叫。第三,展开合理想象。分析备选的诗句,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找
3、出与画面不合的内容。A项,应是写春游的内容;B项,是写归来的内容;C项,是纯粹的写景。第四,提炼整合信息。只有D项符合要求。答案D3.(2022江苏)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解析第一,把握考题要求。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第
4、二,注重整体阅读。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图案上方有“中国文化遗产”文字,下方是英文。第三,展开合理想象。既是文化遗产标志,可知,不会象征“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不是同一概念。第四,提炼整合信息。“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当。答案D1.(2022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前模拟)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B.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乙:好制造氧气,综合你吐出的“毒气”。C.甲:种了这么多,达标了吗?乙:越多越好,多了好上报。D.甲:前人多栽树,乙:后人好乘凉。解析题干要求选出“
5、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漫画设题。首先要明确漫画的内容,这幅漫画中主要有两个人物,这两个人把树枝当作树苗栽到土中,然后分析这种做法的正误,或者是漫画作者的情感态度,是讽刺,还是赞扬。显而易见图中的做法应是不正当的,漫画作者的情感应是讽刺的,讽刺了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的行为。由此排除D项;B项,“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这一说与图中的“树枝”不合,排除;C项,“种了这么多”与图中所栽的树枝不符,故应选A项。答案A2.(2022江苏启东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22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
6、娱乐方式。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解析这是2022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认为长时间低头的占43.6%,认为冲淡了年味的占41.7%,影响家庭成员交流的占30.9%,表示基本没有问题的占26.5%,其他的占3.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网民对待红包的态度。A项,26.5%,即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不正确。答案A3.(2022江苏百校届大联考)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
7、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C.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画面中主体应是白云和草屋中的人;主题应是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作画。画面仿佛是新雨过后,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作画,一切风雅事无不可为,一杯清茶不言不语,风云为客,山花是友,各自逍遥自在,松籁声、云涛声、流水声、花落声、煮茶声声声入耳,茶香溢出来,主人与这世界便一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分析备选的诗句,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找出与画面不合的内容。A项,漫画中没有远山和“石径”,“人家”也没在“白
8、云生处”;C项,漫画中没有“落花”与“池”;D项,是描写山寺桃花盛开的景象,与本画面无关。答案B4.(2022江苏靖江第一次阶段检测)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C.图片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十分珍惜水资源。D.图片没有人物的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解析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
9、,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根据绳子的不断增长,联系社会现实,可以联想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此题属于分析漫画,答题时注意三幅图画的对比,要立足于漫画的内容和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的劝诫意义。图中没有使用比喻。答案B1.(2022苏北四市期中)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解析画中明月高悬,人凭桥,看溪水东流。A项不是柳树;B项没
10、有鸟,也不是山涧;C项写的是梅花,D项今夕对明月。答案选D项。答案D2.(2022江苏常熟阶段性抽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人如果立于高处但蒙上眼睛,就看不到前面的危险B.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总是有看不见的滑轮和绳线相连C.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朋友之间也就会变得尔虞我诈D.谁试图想要加害于他人,事实最终必将祸害到自己解析画面包含的内容有两个人、一个椅子、两个滑轮、一根绳子,细节是踢出的那只脚。从上往下来看,上面是两个滑轮,滑轮上是一根绳子,绳子的两端分别吊着一个人,其中左边那人站在地上,他想要把右边站在椅子上的那人脚下的椅子踢倒,其结果可想而知,右边的那个人从椅子上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3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