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4阿房宫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确山二高 高二 年级 语文 学科共案时 间: 星 期:主 备 人:刘娜 使用人:【教学主题】阿房宫赋【教学目标】1、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2、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3、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知识梳理】一、导入:清代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它辉煌壮丽,它可堪称是 “东方凡尔赛宫”,可惜的是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摧毁了,如果要我们描绘出昔日圆明园的胜景来,恐怕是难上加难了。然而,在阿房宫被焚千年之后才出生的晚唐
2、著名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却通过神奇的想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昔日阿房宫宏伟的气势,精巧的楼阁宫殿描绘的生动传神,让人读来历历在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杜牧笔下的阿房宫是什么样子。二、作者及背景: 1、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人称之为 “杜樊川”.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2、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已是晚唐,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喜欢游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
3、,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3、“赋”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的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作者围绕一个事物,就某一客观对象反复描写,多方渲染,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达曲传其义,情尽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体现了上述特点。三、文言知识点归纳 A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4、蜂房水涡 ( “蜂房”, “水涡”, 名词作状语,像
4、蜂房,像水涡) 5、辇来于秦 (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B古今异义词: 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气温,环境气氛;今:气象情况)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搜集保存;今:筹划并管理)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值得怜悯) 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别;今: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C 一词多义 (见课后练习) D 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宾语前置句) 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 4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
5、城郭。(状语后置句) 5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反问句) 四、整体感知 思考:这篇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明确: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 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 第3段 由描写转为议论,层层铺垫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4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五、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在了解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下面我们先来看到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请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 明确:是从三个方面:A建筑之奇,B宫女之众,C珍宝之多。 A对于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
6、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B对于宫女,先写她们的由来,再描用六组排比句写她们梳妆打扮,从而体现她们的美貌,再接着就写了她们望幸而不得的凄惨生活,可以说是层层渲染.这正体现了 “赋”的特点. C对于珍宝,先交代珍宝的由来, 它们是六国君王世世代代从他们的百姓那里抢掠而来的,珠宝倚叠如山,而秦人对它们不珍惜,视若瓦砾。足见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远甚于六国。 2、我们再回到第二段来,在这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比喻。“明星荧荧”是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非常生动形象。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
7、句一样,也是比喻。 第三句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说丢弃的脂水可以使渭流涨腻,可以看出梳洗宫女是非常多。 第四句也是用的夸张,写焚烧椒兰可以让烟斜雾横。 这四个句子字数相等,运用比喻,夸张,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让我们更能够感受到 “赋”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同时这样的铺排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3、杜牧对于这样雄伟壮观的阿房宫被烧,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但是他不想着怎样去巩固自己的政权,对待百姓横征暴敛,最后使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秦始皇的无道,导致农民起义,宫殿被毁,进而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在这里流露出了作者无穷的感慨不安和忧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
8、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真让人担忧。 4、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呢? 明确:不爱其民,自取兴亡。 5、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明确:警世当代统治者,要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不光是为了当代统治者,对以后的统治者都有作用。 六、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结合文章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1、想象、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也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
9、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45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天上的白云》|语文A版 (共1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