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第二部分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精准突破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第二部分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精准突破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24 高考 语文 二轮 专题 复习 测试 第二 部分 古代 诗歌 阅读 精准 突破 鉴赏 表达
- 资源描述:
-
1、精准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怎么问设问方式(1)这首诗(或“某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请加以赏析。(2)诗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简要分析。审题定向题干中一般有“手法”“技巧”“方式”之类的文字怎么答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可按照先指出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运用,最后赏析表达效果这三步骤进行答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
2、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艺术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前六句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精卫的形象。首先要找出前六句中的对比点,如“终年”与“寸诚”的对比,精卫的微小诚心和填海的时间之久形成对比,表现精卫复仇的坚决;“山石细”和“海波平”的对比,精卫力量的渺小和大海的波涛汹涌形成对比,表现精卫抱负的远大;“渺渺”和“区区”的对比,填海工程的浩大和精卫生命的渺小形成对比,表现精卫命运的悲惨。据此分条概括出精卫的形象特征即可。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3、完成后面的题目。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_解析:上片第一、二句议论抒情:尘世虚幻,皆为妄念;浮名如昨日之梦,无须挂念。第三、四句记叙自己放下浮名之后洒脱的隐逸行为:穿上蜡屐登山,率真饮酒,拄着筇竹杖,穿行林间,逍遥自在。“蜡屐”“筇杖”微露隐逸情趣,“真率”“自在”直抒闲适之情。上片以情作结,从身体与心灵两方面突出闲逸的状态。下片第一、二句写景:春寒料峭,冬的余威尚存,但细雨初晴,迎来了春晴的美好。第三、四句继续叙写词人的活动,闲题苔纸,菱歌遥闻,体现了词人的心境平和、闲适喜悦。“闲”字,突出闲适的心境,“遥”字,增加了想象的乐趣。结句“与君同醉醒”,表达了词人与朋友共同饮酒、共同享受隐逸乐趣的情感。答案:通过议论与抒情直接抒发闲适的心情:“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两句将繁华尘世比作“空花”,把浮名比作“昨梦”,放下心中曾经牵挂的东西,心情轻松;“身闲心太平”则直抒胸臆。通过记叙、描写闲适之举表现闲适之情:写词人穿蜡屐登山、真率饮酒、悠闲作诗、遥闻菱歌,在对行动的叙述与描写中表现闲适的心情。借景抒情:“廉纤细雨初晴”通过描写细雨初晴的清新之景,寄托闲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6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3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1 概念理解与信息筛选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