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 如东县 马塘镇邱升 中学 2012 2013 学年 年级 语文 第二 学期 期末 模拟 试卷
- 资源描述:
-
1、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七年级语文试卷(总分130分 考试时间130分钟)一(25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五月的阳光,因为母亲节的到来显得更加温暖。那无私的母爱令我们难忘,那 cng桑( )的背影,经历了多少夕烟暮( )雨;那深邃( )的目光,读遍了人间的雨雪风霜;那不再娇nn( )的双手,曾编织过多少希望;那满头的青丝呀,已被岁月rn( )上了点点白霜、课文默写。(10分)(1)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 观刈麦) (2)谁怜一片影, 。 (杜甫 孤雁) (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 )(4)无情有恨
2、何人觉, 。 (陆龟蒙 白莲) (5) (作者)登岳阳楼中描写气势磅礴、无比壮阔的洞庭湖之景的句子是 _ , _ 。 (6)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_ , _ 。3、周末,几位同学相约去郊外游玩,去哪?下面是他们的交流发言,请选择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分)A小刚说:“南通的景区太多了,有鬼斧神工的狼山;有碧波荡漾的濠河;有雄伟壮观的苏通大桥等真不知去哪?”B小安在喃喃自语:“去狼山呢?还是濠河呢?”C“去一个有山有水的景区吧!”小明说,“就去狼山山吧!”D“对,去寻找现代作家陈从周满身云雾上狼山这首诗中描述的风景吧!”小佳也赞同说。4、下列句中没语
3、病的一项是( ) (分)A三月的南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此时大批外地游客就会慕名前来。B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C在根雕艺术节上,使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D中国青少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中国网3月17日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
4、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6、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_、猪八戒封为_、沙僧封为_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3分)二(6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8分)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7、诗的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三字从哪三个方面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8、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
5、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7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蔽林间窥之 (2)觉无异能者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蔽林间窥之 ( ) (2)稍出近之 ( )(3)驴不胜怒( ) (4)益习
6、其声 ( )11、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3分)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_ _ _(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 _13、请你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_ 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题(16分)菊说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天空撑得格外高远。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一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
7、时候就已开了。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暮春时节种下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绽蕾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很多人种菊,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都让人喜欢。一幅古意盎然
8、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浓淡的墨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士,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而不宜矗立起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一园清趣,都要减色了。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爱菊,把“不随百草出,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天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虽然
9、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春色撩人的春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我爱在秋日黄昏,氤氲的流霞辉映下欣觉雏菊。曾经读过一篇散文,说雏菊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姐妹,舒展圆裙,携手坐在草坪上说话儿:以后每见雏菊,就越看越像那个样儿。一群小姑娘簇拥在秋阳下的草地上,天真烂漫地娇笑着、嬉游着。风静时,感觉她们一本正经地端坐,说不出的淘气样儿,仿佛有强忍住的笑声,立刻就要爆炸开来。风起了,她们就手舞足蹈,嬉闹个没完。尤其走过乡下人家的矮篱外,看见白色或黄色的雏菊,成丛开放在疏篱边或斑驳的红砖土墙下,就仿佛在街角巷弄,措手不及地遇上一群淘气爱笑的稚童,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7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