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3070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6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海南省 东方市 民族 中学 2014 2015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1卷(70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简谈玉文化的价值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

    2、,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

    3、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

    4、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江富建,有改动)金品语文www1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

    5、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2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6、,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7、)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可见玉器就是玉文化的组成要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玉文化的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B中华民族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对“玉”的一致认同。C玉器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距今1.2万年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二、古诗文阅读,完成410题。(共36分)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

    8、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

    9、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D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10、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善,陈孺子之为宰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 B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3分) 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 B C D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

    11、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亚夫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

    12、而死。 译:9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端 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缸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1)有人对“敌素秋”的“敌”字评价很高,但也有人说“敌”不如换成“对”字。你的意见如何呢?(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默写(6分同是天涯沦落人,。沧海月明珠有泪,。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小楼昨夜又东风,。艰难苦恨繁霜鬓, 。乙、选考题(25分)以下三、四两大题选做一题,答题时要标明题号,否则不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

    13、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方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 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犹如看戏,高潮过了,后面的戏,则容易被忽略。 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

    14、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林则徐是在近花甲之时,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卿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

    15、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皇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林则徐在西安大病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心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勘察,行程两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

    16、”,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为。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与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

    17、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责任,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品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

    18、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对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选自散文,有改动)11、文章标题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请整合文中信息,回答问题。(6分)(1)“流放”一词有哪两层含义?(2)“精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2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5分)13、(1)本文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4分)(2)结合文意,简要

    19、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以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为线索,概括描写了林则徐坎坷的人生经历,赞美了林则徐忍辱负重,宠辱不惊的高尚情操,读来感人至深。 B、文章第四段,作者描写了林则徐被流放过程的艰辛曲折,是为了更充分表现林则徐的风雨人生,衬托林则徐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C、说到林则徐,人们往往想到虎门,却很少人想到伊犁。因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铸造了林则徐一生辉煌,而伊犁则是林则徐人生的低谷和悲剧。 D、第六段作者通过分析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说明了林则徐无论是仕途通达,身居高位,还是遭到流放,身处逆境,都能镇定自若,慷慨悲

    20、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他的乐观豁达的性格。 E、文章以交代作者的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则徐的流放经历,最后以议论、抒情作结,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 南方周末编辑部5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映秀镇的废墟上主持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总理宣布。作为开放的具体内容之一,总理说,“我们欢迎世界各国记者前来采访,我们相信你们会用记者的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公正、客观、实事求是报道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 这是一次罕见的记者招待会。不仅因为它是在大地震废墟召开的,更因为它以开放为主题。它本身就是中国开放的象征,注定要成为传奇

    21、,写进历史。 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这里的新中国首先是一个开放的中国,透明的中国。 不开放竟可以致人死命,不透明竟可以致人死命,大地震用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作代价,给我们上了这一课。这是何其惨烈的一课,这一课让我们撕心裂肺这一课让我们永生不忘。无数的生命尤其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生命一起趟开了一条血路,趟开开放的血路趟开透明的血路。将开放进行到底,将透明进行到底,这样的呼声正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共识,正汇聚成我们社会的最强音。 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公民可以这样自发地组织起来广泛参与救灾;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多支国际救援力量可以这样直达救灾现场;共和国历史上,也从

    22、来没有什么时候,信息可以这样广泛流通,媒体可以这样广泛追问。 而所有这一切,无疑,是因为中央政府自身的变革。中央政府不仅以救人为救灾的最高目标,从而在理念上完成了以生命价值为国家最高价值的转化,而且在实践中,也找到了让现代理念落地,让政治跟人性握手,让政治跟现代文明接轨的具体的路径。这路径就是更开放,这路径就是更透明。 真诚总是有回报的。经此一役,中央政府的声誉冉冉上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民众与中央政府的合作,都在提速。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相信民间的善意,给了民间力量快速发育的空间。民间以救灾为契机以空前规模进人公共领域,成为公共治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间力量的这种快速集结,正在解决中国

    23、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改革动力问题。正是从民间力量的快速集结中,中央政府看到了改革动力所在。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废墟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会那么自信,那么果敢坚毅。 显而易见在这次大地震中倒塌的不只是豆腐渣建筑,倒塌的更将是旧机制。一种全新的社会规则,一种全新的社会机制,正从大地震的废墟上崛起,从无数死难者尤其是孩子们的血泊中崛起。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人生存状况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距离公民社会并不遥远。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这一切其实是理所当然。巨量的生命悲剧,原本就应该用进步来补偿,一个民族的创伤,原本就应该用文明去修复;让开放抢在倒退的前面,让透明走在贪腐的前面

    24、,让开放和透明不再只是应急之宜,而是成为社会的常态,唯有这样做去,我们才能重建人心,重建机制,也才能告慰逝者,激励生者。但我们同时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平衡。开放和透明的进程也是不平衡的。民众和中央政府固然因开放和透明而受益匪浅;但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整体利好,未必对某些人利好。只是,谁怕开放?谁怕透明?已经不问可知,昭然若揭了。 11问题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地震已经教训了我们,不开放不透明,就必然藏垢纳污,放大天灾的人祸寄生于我们的体制之中,必然让我们民族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彻底扭转,那么不仅所谓开放救灾可能功亏一篑,所谓灾后重建也有可能蜕变成某些人的分肥游戏,从而蜕

    25、变成一场新的社会灾难。至于所谓政府转型社会进步这些宏大愿景,就都无从谈起了。12或许正是基于此番考量,废墟记者招待会上,总理特别强调两个永不改变:“我们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以及国内其他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从大地震的血泊中趟出开放的路,透明的路,从血泊中趟出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悲壮的新生之路,舍此,我们已经别无选择。(2008年5月29日南方周末有删改)15文章说,“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从全文看,“开放”体现在哪里方面?请分点概括。(8分)16文章为什么说“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17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

    26、,很有震撼力。请以第、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效果上作简要分析。 第2卷(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_。哪里有压制、有_、有炮火,哪里就有反抗、有革命。要把那些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_。A卑劣 惩罚 鞭笞 违犯 制裁 B卑鄙 惩罚 鞭挞 违犯 惩罚C卑鄙 制裁 鞭笞 违反 惩罚 D卑劣 制裁 鞭挞 违反 制裁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投资做生意者,也许今天身无长物,明天却摇身一变而成为暴发户,但商场失

    27、意、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者也不乏其人。B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C每次返校前,父母总要给够一周用的零花钱,可他并不是一个能够从长计议的人,常常不到周四钱就花完了。D中国在渤海湾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喜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B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C在奥运会举办期间限制机动车出行,是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一致做法,北京为兑现绿色奥运

    28、的承诺而采取限行措施并非没有先例。D据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85%的被调查者两年内有买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者变成买房行动,是让开发商们最头疼的问题。21.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5分)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上联:下联: 22. 请从下列文学大师中任选一位,陈述你喜欢他的两条理由。要求表达简明通顺,不超过60字。(6分)曹雪芹 鲁迅 莎士比亚我喜欢。六、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作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

    29、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要求: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民族中学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卷班级姓名座号题号1234567181920答案CDAADCCAAC8、(1)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5分)译: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计,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2)“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5

    30、分)译: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允许我退职回家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9、(1)有人对“敌素秋”的“敌”字评价很高,但也有人说“敌”不如换成“对”字。你的意见如何呢?(4分)不能换成“对”字。“对”是“面对”的意思,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是“抵挡”的意思,除了含有“对”的意思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心灵深处的凄怆,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言之成理即可)(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表现了诗人滞留他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10

    31、、默写(6分)相逢何必曾相识。蓝田日暖玉生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卷起千堆雪。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潦倒新停浊酒杯。(以下为选考题的答题区,答题时要标明题号,否则不给分。25分)11、(1)一是林则徐被贬官,发配到伊犁;二是林则徐流放经历显示了他的意志品质和人格精神。(2)一是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二是林则徐在遭受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仍旧保持着伟大而宝贵的英雄本色和人格魅力。12、这句话是这篇散文的文眼,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作者发现林则徐难能可贵的精神品格,并赞叹了这种超凡的精神意志。林则徐在经历了虎门销烟的人生亮点之后,在白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

    32、依然坚守慎独,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而正是这种精神,引起了作者的震撼和感动,具体体现在哪里,在虎门不曾有过的。13、(1)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对比 “我”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与参观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感受对比 林则徐虎门销烟与被流放伊犁的对比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的“选择”对比 林则徐和“一般流放者”的对比(能答出四点即给满分)(2)通过这些对比,使“精彩”的内容更加丰富,鲜明地突出了林则徐遭流放后所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14、BC15、公民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广泛参与救灾 多支国际救援力量可以直达救灾现场 信息可以广泛流通 煤体可以广

    33、泛追问 世界各国的记者可以前来采访(答出4点可以给满分)16、汶川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 汶川震痛后,更开放更透明的呼声正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共识 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正在觉醒,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17、运用反复,例“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引起注意,强调汶川救灾的开放性是史无前例的;运用排比,如“趟开了,趟开了,趟开”,增强说理的气势,强有力地论证了汶川救灾是一次全面的开放。(修辞2分,例子3分,表达效果4分)21、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下联: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22、例:我喜欢:曹雪芹。他既塑造出“八面玲珑”的王熙凤,让我们惊叹;又塑造出“孤傲聪慧”的林黛玉,让我们爱怜。 我喜欢:鲁讯。我喜欢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也喜欢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丝丝柔情。 我喜欢:莎士比亚。既喜欢他在哈姆雷特中对复杂人生的深沉思考,也喜欢他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对真挚爱情的热烈颂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07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