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石碌英才学校2015_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期中测试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昌江 英才 学校 2015 _2016 学年度 九年级 语文 第一 学期 期中 测试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海南省昌江石碌英才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一、 课本巩固、积累(45分)1、 下面的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4分)新成代谢 泠泠淙淙 生意盎然 迥然不同 寻根问底分道扬镳 万籁具寂 玲珑踢透 销声匿迹 欢呼鹊跃错别字改正字2、名著阅读:根据有关情节,写出作品和作者。(4分)作 者作 品 有关情节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3、写出下列富有哲理的句子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2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出处:_作者:_4、下面句子正确读法
2、是(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5、“朝辞白帝彩支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画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6、按课文要求填空(8分)(1)羌笛何须怨杨柳, 。(2) ,无花只有寒。(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 ,不以已悲(6)先天下之忧而忧, 。(7)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7、下面的会议通知有四处错误,请一一指出,并将格式方面的错误
3、订正(5分)通知研究决定,本星期六下午第二节课后分年级召开各班学生代表会议,收集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希望各班派代表按时参加会议。 此致敬礼! 教导处12月11日(1)格式方面的错误是 订正: 订正: (2)内容方面错误的是: 8、阅读关雎回答问题。(5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
4、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3分) 9、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共1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
5、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2分)忿恚尉( )( )尉果笞广( )借第令毋斩(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4分)忿恚尉 尉果笞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为坛而盟(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奖相宁有种乎! (4)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分)二、课外阅读(25分)(一)精读下列文章回答10-13题(10分)唯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炊烟可以自由散
6、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上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走得脚底越来越虚,越来越浅。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把根丢在了村庄。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
7、,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九岁那一年,母亲让我好好学习,她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就发奋读书,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我仍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后来,我就考上了。后来,我就游走了,就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
8、,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选自北方文艺出版社生活对爱的奖赏一书
9、)赏析这是一篇远离家乡的游子抒发思乡之情的美文。借景抒情,是散文最常用的方法,而抓住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之间的内在相似性,则是借景抒情文章得以成功的关键。文中,作者借写炊烟而抒发思乡之情,就是巧妙地抓住了飘忽不定的炊烟与漂泊四方的游子之间飘这一相似性,以及炊烟的根在村庄、游子的根在故乡这一对故土共同的依恋之情。正是从这个角度,远离家乡、思念故土的作者才把自己比作走散的炊烟。在作者的心中,炊烟其实是游子思乡时一缕不散的怀念,同时又是故土与亲情的温暖象征。10.你认为本文在写法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3分)11.文中,母亲手指炊烟向儿子诉说的一段,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12.文中两次提到浮
10、萍,请根据文中的意思,简练概括浮萍的特性。(2)13.文章末尾一句,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4-20题 (15分)(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
11、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38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写作训练2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