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谏太宗十思疏
- 资源描述:
-
1、班级 学号 姓名 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3.初步体会文中的语言艺术及忧患意识,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前置性补偿】1.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辨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奏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
2、、论积贮疏(贾谊)等。2.作者与作品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曾赐手诏,赞魏征道:“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3、3.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
4、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4.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塞(s)源 殷(yn)忧:(深切的忧虑) 懈怠(di )壅(yng)蔽:(被堵塞、蒙蔽) 谗(chn)邪 黜(ch )恶:(斥退奸恶的人) 谬(mi)赏:(错误的奖赏)5. 积累下列成语: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鲜克有终、 垂拱而治 纵情傲物、 载舟覆舟、 长治久安、 竭诚待下【新知探究】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必浚其泉源( 疏通 ) 简能而任之 ( 选拔 ) 虽董之以严刑( 督责 ) 能克终者盖寡 ( 能够 ) 宏兹九德 ( 弘扬 ) 则思谦冲以自牧 ( 约束,修养 )则思正身以
5、黜恶 ( 排斥 ) 人君当神器之重 ( 指帝位 )永保无疆之休( 美好 ) 可以尽豫游之乐 ( 巡游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 ) 则思江海下百川 ( 居于.之下 )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同“毋”,不要 ) 必固其根本 ( 使.稳固 ) 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安 )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以. 为乐 )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以 而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同而,表修饰,来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却 ) 虽董之以严刑 ( 用 ) 则思慎始而敬终 ( 而且 ) 戒奢以俭 ( 同而,表并列,并且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表顺承,连词) 3、 翻译下列句子:(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6、,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4)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5)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内容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答: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3. (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答:(1)一是“知足”“
7、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2)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形成性检测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j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ng)C则思正身以黜恶(ch)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