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案:专题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资源描述:
-
1、高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自主完成作业一、通假字可予不:( ) 臣愿奉璧西入秦:( )拜送书于庭:( ) 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设九宾于廷( )肉袒伏斧质(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二、古今异义(1)其势必不敢留君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3)请指示王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明年复攻赵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8)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三、一词多义1负秦贪,负其强(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闻之,肉袒
2、负荆( )2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 )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引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4幸而君幸赦臣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5以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6徒徒见欺 徒以口舌为劳7于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8见徒见欺 大王见臣列观9因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0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吾念之顾野有麦场(狼)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而相如庭斥之 故
3、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相如奉璧西入秦 肉袒负荆2名词作动词舍相如广成传舍 左右欲刃相如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 乃前曰怒发上冲冠 赵王鼓瑟臣乃敢上璧3动词的使动用法归璧于赵 秦王恐其破璧宁许以负秦曲 毕礼而归之臣舍人相如止之曰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完璧归赵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形容词作动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大王必欲急臣秦王善为秦声五、写出文言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我为赵将拜送书于廷 君幸于赵王 使不辱于诸侯何以知之求人可使报秦者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奉盆缶秦王。(五)固定句式1.孰与
4、/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吾与徐公孰美/孰与君少长2.独哉:难道吗,表反问例:独畏廉将军哉六、出自本文的成语(识记)(1)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2)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3)怒发冲冠:愤怒的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4)刎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5)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八、拓展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所昭示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和合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呢?首先,要正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层次性,清醒的意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其次,和合精神来自于容人之量,高层人物更要有
5、容人之量。再次,和合精神作为化解群体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这样的氛围,需要大家来营造。最后,要团结合作,实践合作精神,周围从属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七、难句翻译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 2)、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译: 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 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文:8)何者?
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文:9)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文:10)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自我测试一、名句默写1、 ,徒慕君之高义也。2、且庸人尚羞之, !3、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5、鄙贱之人, !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而位居我上。7、卒相与欢,。二、 文学常识:填空。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又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共约 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之为 “ ”。全书体例包括 、 、 、 、 五部分,共 篇。作者 ,字 ,是 朝伟大的 家、 家 家。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7、)A宦官(fn)避匿(n)缪贤(mi)礼节甚倨(j)B袒露(tn)赦免(sh)睥睨(n)白璧微瑕(xi)C.不肖(xio)驽钝(n)不怿(y)望风披靡(m)D列观(gun)渑池(min)衣褐(y)刎颈之交(w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3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请奏盆缻秦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传以
8、示美人及左右B璧有瑕,请指示王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5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C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秦亦不以城予赵以勇气闻于诸侯宁许以负秦曲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而蔺相如徒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67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