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5: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5: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时 作业 25 10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第10课过秦论 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合从缔交流血漂橹自以为关中之固振长策而御宇内而倔起阡陌之中蹑足行伍之间天下云集响应百有余年矣序八州而朝同列A B C D答案B解析“从”通“纵”,“倔”通“崛”,“有”通“又”。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原指排列座次,这里引申为控制、统治答案B解析爱:吝惜。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百越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焚百家之言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而迁徙之
2、徒也A/ B/C/ D/答案C解析为结构助词,译为“的”;为人称代词;为指示代词,译为“这些”。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履至尊而制六合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陈涉瓮牖绳枢之子A/ B/C/ D/答案D解析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是使动用法,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5下列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指田野上的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小路。文中指“田野”。B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自称陶朱公,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C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
3、”“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下层百姓。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亲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天子的宗庙。答案C解析C项“迁徙之徒”不是指下层百姓,而是指被征发戍守边关的人。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2)贾谊过秦论中用“_,_,_,_”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3)贾谊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答案(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过秦论_,使历史和现实交汇,在观察历史变迁、朝代更替的兴衰之理的过程中流露出了绵长而悠久的历史沧桑感。鲁迅先生说此书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贾谊如此细致地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_,而是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希望君主能够以古鉴今,_,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的王朝,表达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答案把前朝和本朝相贯通不仅仅是为了阐发思古之情接受自己的改革主张(施行仁政政策)解析第处是引领句,要注意横线后“历史和现实交汇”的提示;第处是递进关系复句的一部
5、分,从横线前的“历史教训”和横线后的“而是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可知,补写的语句应为表达“不仅仅是为了阐发思古之情”之意的句子;第处填写的是一个展开句,要顺承前后语句之间的语意,从写作目的角度思考。8仿照下面的句子,以“陈涉”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秦朝灭亡了,然而我们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秦始皇统一华夏的丰功伟绩,多少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统一祖国、驱逐列强而不懈努力。答:_答案(示例)陈涉失败了,但我们却不能以此论成败,他揭竿而起的男儿豪情,几千年来鼓舞着无数被压迫者为自身自由、反抗压迫而前赴后继。9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过秦论述写了秦很多罪过,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