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0: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0: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10 父母 孩子 之间 WORD
- 资源描述:
-
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介绍艾弗罗姆(19001980),20世纪闻名遐迩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34年为了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离开纳粹德国而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在梦的分析、精神治疗及人格、伦理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集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于一身,且著述甚丰,内容广泛,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艾弗罗姆的作品主要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宗教马克思论人等。背景介绍这篇文章节选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
2、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儿童成长的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和心智成熟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他认为,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行为。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爱的艺术”的深入探讨。文学常识1.弗罗姆爱的艺术弗罗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
3、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三是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1)爱的要素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
4、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2)成熟的爱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3)自爱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知名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北师大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