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人的起点》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的起点 江苏省 淮安 中学 语文 起点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人的起点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2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之间的关联。3理解、背诵和默写名句。教学重点:1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2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之间的关联。教学难点:1怎样理解“子证”和“子隐”。2怎样理解孟子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教学方法:讲解、诵读、讨论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人生的起点是什么呢?人的起点就是人的本能,孔子说“人生直”,孟子说“人性善”。他们开掘了人性的源泉,点亮了人性的光辉,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仍然给人们无穷的教益。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人性的本质。二、文本研读1.子曰:
2、“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注释】“直”与“真”是同源字,基本意思是正直、诚实、耿直、坦率等,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是人的内在性情真实、自由的展示。【译文】人生的本性刚开始都是正直诚实的。 【评析】“直”强调的是真性情的自然表露,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对于个人来说,以正直诚实之性自处于世,可以保全其身;若不,往往会有灾祸,即使保全也是侥幸。对社会来说,个体的正直诚实可以使之和谐美好。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3、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也。”(论语颜渊)【注释】知,通“智”;达,明白;错,通“措”;枉,邪恶;乡,通“向”;皋陶,伊尹,能臣。【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的位置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评析】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
4、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3.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注释】党,乡党,乡里;直躬,坦率正直;攘,偷;证,告发,检举;隐,掩藏。【译文】
5、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讨论】如何看待孔子的“父子互隐,则直”?归纳:“孔子注重人之有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直者由中之谓,称心之谓。其父攘羊,在常情其子决不愿其事之外扬,是谓人情。如我中心之情而出之,即直也。今乃至证明其父之攘人羊,是其人非沽名买直,即无情不仁,故不得为真直也。”(冯友兰语)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语文作业课件-句子专题复习 人教(部编版)(共1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