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千人糕 _人教(部编版)(2018).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千人糕 _人教部编版2018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千人 人教 部编版 2018
- 资源描述:
-
1、6.千人糕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
2、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千人糕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
3、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
4、角色朗读课文。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前准备1.搜集生活中的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2.出示小物品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发现。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自由交流对身边常用小物品的制作过程。2.看过图片或视频后启发他们发现和思考。3.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
5、生字词。(用时:10分钟)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来源:学.科.网Z.X.X.K6.小组成员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我会拼写词语。wido( )mimi(
6、)nzh( )lodn( )uzh( )tinci( )jyu( )来源:nnl(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20分钟)1.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1. 朗读课文。 2. 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2)根据图片说明过程,包括大米种植、甘蔗和甜菜熬糖、烘烤、包装、送货、销售等。 3.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3. 我会读。米糕 特别 蔗糖 菜销售 的确 算 磨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篇章 专题开启课 情境型语用题“多点”考查的探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