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体育世界_北师大版(2018).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6638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体育 世界 北师大 2018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体育世界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

    2、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各种体育项目及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人和物。3、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既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4、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歌谣、词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各种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培养从小热爱体育运动的观念。2、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扎实有效。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导入:一、激趣导入,揭示新课。1、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请请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我喜欢踢足球。 我喜欢跳绳。我喜欢拔河。2、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二、图文结合,愉快识字

    4、。1、课件出示课本54-55页插图,并给图画配上说明。同桌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明明在打网球。红红在跳绳。2、学生图文对照自由认读词语。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4、检查认读词语情况。(不出示图画)5、游戏:手拉手重新建立图文联系,用“”把图画与文字联系起来。6、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师:你们这么快就连完了?生字全都认识吗?能通过我的考验吗?(出示生字:球、羽、网、跳、绳、板、划、踢、筋、铁、荡)生:多种方式认读。师:好厉害,都会读了,能介绍一下识字的窍门吗?生:两个“习”就组成“羽”。三、自主探究,练习书写。1、同桌说说田格里的生字怎样写才能更漂亮。2、自主书写。3、把自己认为写的漂亮的字圈起来

    5、。3、评价。四、拓展延伸,引导实践。1、同学们今天开心吗?课下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有趣的游戏吧。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游戏的名称记下来。2、在妈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锻炼计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你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体育世界里去看一看还有那些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板书课题:体育世界二、图文结合,自主识字。1、出示图,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组内把体育活动名称和图对照起来读词语。3、出示词语:不看图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吗? 多种方式读词语。4、检查识字情况:出示要求认的字。 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5、指名读,可以组词或练习说话。三、观察字型,练习书写。1、指名读要求写的字。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3、说说哪个字最难写?4、指导书写。5、学生练习书写。6、全班评议:你觉得谁写的好?哪个字写的好?四、总结收获,课外延伸。1、谈收获。2、今天我们又知道了这么多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把你喜欢的运动项目编成歌谣,下节课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体育世界_北师大版(2018).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63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