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江西省信丰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考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7746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3.0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西省信丰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考十四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 信丰 中学 2020 届高三 上学 语文 十四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信丰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周考十四命题人: 审题人: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决定了历代的中国政体、中国人的“内”“外”观和中国疆域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使中国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中华文明体系及其特质也仍然持续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文化与社会演变,包括价值伦理的演化、话语体系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重新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包括天下万物运行规则在内的“天道”,也被有些学者概括地表述为“天、地、君、亲、师”,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几千年来,历代中国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就是这样一幅尘世间人尽其才、遵守公德、各得其所、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中国人坚信“天下大同”的人类理想与“天道秩序”的终极力量,认为人应“畏天命”,而在“有教无类”宗旨指导下的“教化”过程则是“天下”人类各群体感悟并接受“天道”的过程,而且坚信所有的人群迟早都应能接受这一“天道”。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文明不提倡个人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公德和万物众生都应遵循的“天道”,这是另一种道德伦理体系。中国人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决不是西方式“民主选举”中的多数,而是顺应天理和“为公而思

    3、”的公心,这种“公心”所考虑的是天下之人,不是某个派别的信众,不是某个政权下管辖的国民,也不是某个小群体或个人。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强调社会公德和集体伦理,不强调个人权利,但并非没有平等观念。中国人的“平等”观念,体现在与异文化、异群体的交流中,体现在尊重境内不同族群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中,也体现在财产继承制度中。中原地区的财产继承是男性子嗣均分制,而不是欧洲或日本社会的长子继承制。中国人没有欧洲社会那种“世袭”的概念,不仅皇朝体系可以“改朝换代”,民众和士人可以接受那些尊崇并继承中华文化的异族统治者(亡国而不亡天下);贵胄世家也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原皇朝历代选拔贤

    4、能的主要渠道是面向全体臣民的科举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十分赞赏中国的科举制,认为比欧洲各国的爵位领地世袭制更加体现出平等精神。直至今日,政府各级部门的领导在中国社会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父母官”,国内任何地区如果在经济财政、民生就业、物资供应、抢险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健、教育质量、社会保障、道德治安甚至环境生态等方面出现问题,中国国民都会指责政府部门的失职,而政府官员也会被问责。西方国家中的政府,主要责任限于国防(“兵”)和执法(“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道”观和民众对执政者角色功能的期望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我们在理解古代甚至今天的中国社会时,要认识到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政府之间的

    5、本质性差别。(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受到西方文明冲击时,中华文明体系及其特质仍影响着中国文化与社会演变,以及价值伦理和话语体系。 B.中国人认为天命可畏,相信“天道秩序”的终极力量,任何人都应能通过教化来感悟并接受“天道”。 C.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文明强调的是社会公德和万物众生都应遵循的“天道”,所以不提倡个人主义。 D.直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的“天道观”依然严重影响着国民对政府职责的认识和政府对官员的评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强调中华文明基本特质的影响,再分析其内涵,最后阐述

    6、其对理解中国社会的意义。 B.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天道”的概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C.文章二、三段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突出中华文明崇尚“天道”而非个人主义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D.文中以中原历代皇朝的科举制为例,证明了中华文化虽不强调个人权利,但还是有平等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传统信仰角度来看,部分学者概述的“天、地、君、亲、师”的概念,与“天道”思想是相通的。 B.在2018年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中,虽然国民党大获全胜,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得到了“民心”。 C.中国人因为在与异文化、异群体交流中讲究“平等”观念,所以会尊重境

    7、内不同族群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D.我们如果认识到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政府之间的本质性差别,就能更好地理解古代甚至今天的中国社会。(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王世襄:世好妍华,我耽拙朴田家青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而“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轻松愉快联系起来。实际上,在治学、研究中,王先生凭的是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随心所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生活中的王先生讲究原则,对自我的要求严谨至极。我认为,王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他在一生中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

    8、刚刚从物质上富裕起来的社会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在我眼中,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三十年前尚未结识他时,我对他的认识与当前人们对他的认识大致相似: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会玩儿,有天分,眼力好。我第一次去见王先生时,还抱着“会一会”的心态。与王先生一交谈,令人折服。他对行话、术语不仅很熟,尤其用词之间搭配准确,俨如硕果仅存的老木匠。这不仅要具有工匠一样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对古建、园林、大木作、小器作的工艺和技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更需极深厚的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王先生的收藏涉及古琴、漆器、家具、造像等诸多门类,多著录于自珍集等著作,出版至

    9、今未发生真伪之议,可见其鉴赏水准。对于出书他有一股和自己过不去的精神:每本书内容必须新,观点需明确,考据要翔实他曾多次说过,出版著作最怕重复,不应给读者“炒冷饭”。王先生既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业界公认的权威,还能被工匠称为“行家”。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这么多年来,海内外的朋友们请王先生吃饭,常去比较讲究的酒店,生性简朴的王先生其实并不喜欢。每一道菜上来,他会下意识地先拿筷子把菜里边放的虚的东西,如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放的花瓣,挑出去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真的刻意想做这件事,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对形式主义潜在厌恶的本能。原因在于,王先生奉行的原则是干实事,不务虚。

    10、恰似明式家具,不设非功能的装饰部件。好的明式家具,拆不走一个部件,一拆它就塌了,就散了。换言之就是没有纯为装饰而设置的部件,不刻意装饰却能做到最佳的装饰效果,这才是真本事。多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爱讲形式,重宣传、包装,依赖炒作,一些行业、一些活动,本来与文化无关,却拿“文化”说事,对此,王先生曾笑称“这叫缺什么补什么”。王先生一生研究古代家具,他一直想设计打造一件融入自己思想的家具,1995年得到了两块花梨大板,他约我与他一同设计打造了一件大画案。务使两块木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同时要让大案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结构考究,无钉无胶。大案制成后,重近半吨,好不容易请人搬上了六层的公寓。第二天

    11、,师母告诉我,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地喊:“我回来了啦!大案子上去啦!”大案一直在王先生的书房,锦灰堆自珍集等广大读者喜爱的著作都是他在此案写就的。他特作了一篇案铭,其中“世好妍华,我耽拙朴”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王先生的审美观。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追求的是格调和品位,反映到器物上就表现为和谐和文人气质。此案当为一例,其通体无一处刻意装饰,既有宋元的神,亦富时代感,其内涵令人回味无穷。(环球人物2015年第2期,有删改)【相关链接】到底明式家具的特色在哪里?它为什么吸引着王世襄六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呢?王世襄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

    12、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现在全世界都公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家具流派到了明中叶,家具不只工艺好,木料也好,尤其是以黄花梨木造成的家具,天然文理,尤为华美。”(摘编自荣宏君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4.下列不属于王世襄“明式家具观”的内容的一项是( )A.讲求实用,不可以装饰却能收到最好的装饰效果。B.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C.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D.追求格调和品位,反映的是和谐和文人气质。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

    13、玩儿家”,这与他在治学、研究中有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是分不开的。B.王世襄先生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C.王世襄先生在酒店吃饭,总会把菜里边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放的花瓣等挑出来,以表达他对形式主义的厌恶。D.“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的喊:我回来了啦!大案子上去啦!”这一细节,表现了王世襄先生的率真和拙朴。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姚兴,相州人。靖康中,以州校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张

    14、琪聚兵归东京留守宗泽,兴往从之,又从琪依刘洪道于池州。绍兴元年,琪叛,掠饶州,吕颐浩招降之。琪既听命而中变,执总管巨师古将杀之,兴密谕所部,挟师古同其妻游骑而驰,夜归颐浩。颐浩义之,请于朝,授武义郎,隶张俊军中。复从刘锜守顺昌,复宿、亳,下城父、永城、临涣、蕲县朱家村,迁武略大夫。战淮壖有功,授右武大夫,累迁建康府驻扎御前破敌军统制,充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 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渝盟,兴隶都统王权麾下,遇金兵五百骑于庐州之定林,与战却之,生得女直鹘杀虎。初,金主亮在寿春,江、淮制置使刘锜命权将兵迎敌,权怯懦不进,锜督战益急,权不得已守庐州。及金兵渡淮,权遣兴拒之,而退保和州。 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

    15、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初,李二者, 尝有私恩于权,因得出入军中,往来两界贸易,间窃权旗帜遗金人。至是,金人立权旗帜以误兴,兴往奔之,父子俱死焉。 事闻,诏赠容州观察使,又特官其后三人,即其寨立庙。既复淮西,又立庙战所,赐额旌忠。开禧元年,户部侍郎赵善坚言:“近守边藩,询访故老,姚兴以四百骑当金人十数万,自辰至午,战数十合,援兵不至,竞死于敌。金人相谓曰:有如姚兴者十辈,吾属敢前乎? 兴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谥。”于是赐谥忠毅。 (选自宋史姚兴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

    16、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B.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C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D.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京,又称汴京,北宋都城,即今河南开封。北宋先后共设有东、西、南、北四京,以东京为首都。B.累迁,指多次升迁,

    17、在古代多指官职的变动,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C.建康,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与本文意思相同。D.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资治通鉴的体例一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兴曾经跟随张琪在池州投靠刘洪道;绍兴元年,吕颐浩招降本已反叛的张琪,张琪听从颐浩的命令后又变卦想杀掉巨师古。B.金主完颜亮在寿春时,江、淮制置使刘锜命令都统王权率领军队迎战敌人,胆小的王权在刘锜的督战下不得已驻守庐州。C.姚兴父子为国而战亡的事情传到朝廷,朝廷对其大加赞誉,追赠姚兴为容州观察使,在他的寨子立祠庙,也特别赏

    18、赐其后代。D.姚兴的忠毅勇敢得到金人的称赞。金人认为对方多一些像姚兴这样的人,他们是不敢向前的,并且应给姚兴越级加爵位谥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

    19、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10.读懂诗家语,请翻译诗歌。要求:文从字顺,内容完整。(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晩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毀于一旦。这些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 的文物都不可

    20、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1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重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B.沉痛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C.沉重流传责无旁贷全神贯注 D.沉痛留传责无旁贷全力

    21、以赴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B.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C.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

    22、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合而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令人拍案: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凯旋的高超战术,都让我们折服。面对强敌,狼的_和,让人佩服;狼族遭遇困境的_,让人惊讶;倔强可爱的小狼失去自由成为_而艰难的成长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

    23、今悬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 )?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对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 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肯就范 不屈不挠同心同德笼鸟池鱼B.不肯就范持之以恒同心同德无本之木C.视死如归持之以恒同舟共济无本之木D.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同

    24、舟共济笼鸟池鱼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是否是因为还有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B.之所以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就是因为还有从未中断过的狼图腾文化C.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难道不是因为狼图腾文化从未中断D.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不就是因为有从来没有中断的狼图腾文化16.下面两幅图都是有关口语交际的,请整合图1和图2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口语交际如何才能做到得体。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阿房宫赋中描写建筑精巧,巧到一廊一檐

    25、都极具特色,其中以人腰比喻环绕的走廊,以飞鸟比喻突起的屋檐的句子是:“ , ”。(2)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 , ”。信丰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周考十四参考答案1(3分)B(A. 包含关系变为并列关系。原文为“中华文明体系及其特质也仍然持续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与社会演变,包括价值伦理的演化、话语体系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重新构建。”C. 强

    26、加因果,原文是“中华文明不提倡个人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公德和万物众生都应遵循的天道”,并不存在因果关系。D. 曲解文意,程度加深。“中华传统文化的天道观依然深刻影响着国民对政府职责的认识”错,原文说“直至今日,政府各级部门的领导在中国社会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父母官”,应是“一定程度”的影响。)2(3分)B(B项曲解文意。文章是从多角度分析“天道”内涵,并不是正反两方面。)3(3分)C(C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并列关系,非因果关系,“中国人的平等观念,体现在与异文化异群体的交流中,体现在尊重境内不同族群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4(3分)D(从文末可知,“追求格调和品位,反映的是和谐和文人气质”是中

    27、国家具观念的整体体现,并非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观”的体现。)5(3分)B(A项,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而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轻松愉快联系起来。实际上,在治学、研究中,王先生凭的是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C项,“以表达他对形式主义的厌恶”错,这种行为并非主观表达,而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项,“拙朴”不准确,主要是突出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拙朴”指朴实无华,与“妍华”相对。)6.(3分)A7.(3分)D(资治通鉴的体例为编年体,因此和宋史的体例不同。)8.(3分)D(“应给姚兴越级加爵位谥号”是户部侍郎赵善坚的建议而不是金人的。)姚兴,相州人,靖康年

    28、中,以州校得到任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年,张琪聚集军队归附东京留守宗泽,姚兴前往随从,又随张琪在池州依附刘洪道。绍兴元年(1131),张琪叛乱,掠取饶州,吕颐浩招降了他。张琪已听命于吕颐浩而中途变卦,捉住总管巨师古将要杀害,姚兴秘密谕告所属部下,挟持巨师古同他的妻子像巡哨突击的骑兵那样奔驰,连夜归附吕頤浩。吕颐浩认为姚兴忠义,向朝廷请求,授姚兴武义郎,隶属张俊军中。又随从刘锜防守顺昌,收复宿州、亳州,攻克城父、永城、临换、蕲县朱家村,迁官武略大夫。在淮河沿河边地的战斗中有功,被授予右武大夫,累升任建康府驻扎御前破敌军统制,充任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背弃

    29、盟约,姚兴隶属都统王权部下,在庐州的定林与五百个金国骑兵遭遇,与之发生战斗,击退金兵,活捉女直鹘杀虎。起初,金主完颜亮在寿春,江、淮制置使刘锜命令王权率领军队迎战敌人,王权胆小不进兵,刘锜督战更紧,王权不得已驻守庐州,等到金兵渡过淮河,王权派姚兴拒敌,而自己退保和州。姚兴与金人在尉子桥相遇,金人以铁骑兵进击,姚兴指挥军队奋勇战斗,亲自杀敌几百人。王权逃奔仙宗山,整饬军队自卫,姚兴向他告急没有回音,统领戴皋率领马军躲避。起初,有叫李二的人,曾对王权有私恩,因而得以出入军中,往来于两界从事贸易,乘机偷取了王权的旗帜送给金人。到这时,金人树立王权的旗帜以迷惑姚兴,姚兴前往投奔,父子都在这次战斗中死亡

    30、。事情传到朝廷,下诏赠姚兴为容州观察使,又特别以他的后代三人为官,就他的寨子建立祠庙。既而收复推西,又在他战斗的地方立庙,赐匾额表彰他的忠诚。开禧元年(1205),户部侍郎赵善坚说:“近来防守边地,询问寻访老人,姚兴以四百骑兵抵挡十多万金人,从早晨到中午,战斗几十个回合,援兵不到,终被敌人杀死。金人互相说:有像姚兴这样的十人,我们敢前进吗?姚兴忠义勇敢如此,应该越级加爵位谥号,于是赐谥号“忠毅”。9.(3分)C(“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10.(6分)【参考】秋风飒飒吹动我衣,带来丝丝寒意。凝目远望,夕阳西下,日光微弱,逝水滚滚东流。天高云清,只听得家家户户捣练声急,为

    31、远行之人备置寒衣。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不知那明月是为谁回家团圆而洒满清光,反正迟早某天我将乘坐小船在月夜回乡。那时的我或许已白发苍苍,依靠在家中庭院树旁。只是那原来的庭院和水池怕是和原来不一样。(酌情把握给分)【赏析补充】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六、七句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

    32、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11.(3分)D(沉痛:深深的悲痛;深刻而令人痛心的。沉重:分量大,程度深;(心情)忧郁,不愉快。第一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这个让人心痛教训在提醒我们,故“沉痛”最恰当。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第二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那些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物正在日渐老化,故“留传”最恰当。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第三个横线处,次句想表达传承文化记忆是每一代人的责任,不能推卸,故“责无旁贷”最恰当。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第四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要在保护工作上投入全部的力量,故“全

    33、力以赴”最恰当。)12(3分)C(“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下文“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13.(3分)C(A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搭配不当,“延缓”与“损毁”不搭配。B搭配不当,“减少”与“衰老”不搭配。D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14.(3分)D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不肯就范: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行事。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同舟共济: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喩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同心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 ,信念一致。笼鸟池鱼: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无本之木: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15.(3分) A (文段探讨的就是“狼图腾文化”。括号外是问号,说明是疑问语气。因此,可以首先排除B项,C、D项是反问句,语气过于肯定,也可排除,A项符合。)16. (6分)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的言语也不能算是得体的。17(6分)(l)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西省信丰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考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74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