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23)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23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杭州市 2014 届高三 命题 比赛 语文 23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与(y) 褶皱(zh) 曝晒(p)差强人意(ch) B. 着想(zho) 蒙骗(mng) 哺育(b) 锐不可当(dng) C. 档案(dng) 押解(ji) 打烊(yng)一哄而散(hng) D. 骨髓(su) 生肖(xio) 揣度(du) 命途多舛(chun)(原创)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国司法部长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预防和打击犯罪,将一如继往地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组织犯罪活动。 B.
2、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装把锁,保护自己的“隐密世界”,而不愿意什么话都向父母敞开心扉。 C. “冲冠一怒”之所以往往得到公众的理解甚至喝彩,是因为面对那些矛盾聚积多时、且与公众利益攸关之事,领导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 D. 老字号不能躺在祖宗留下的金子招牌上以老卖老,而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商业文明,否则就会被历史的大潮淹没。(原创)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日发表声明说,近日在克里米亚的事态发展使乌克兰危机加剧,他敦促各方避免挑衅言辞和轻率行事。 B. 澳门回归十五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才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澳门青
3、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应运而生。 C. 盒饭能保质90天,并且号称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是个匪夷所思的奇迹,更令人叹为观止。 D. 刚过去不久的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地方遭遇严重雾霾天,可照样烟花爆竹不绝如缕,刺鼻的火药味四处弥漫。(原创)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不仅是对所有关注者的挑衅,更是对失踪乘客及其亲人的侵犯。 B. 我们普通的航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生物航煤则是利用从废弃动物油脂、农林废弃物和油藻等原料中提炼出来的。 C. 沈中阳委员指出,创建“平安医院”,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已迫在眉睫。 D.
4、 张艺谋的新片归来带来深沉的震撼,是生活减法的极致,孕育巨大思想力量,其票房的高低,正是民族希望的试金石。(原创)5.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愿以我这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亮那样恬淡,那样幽闲。我愿将满腔的忧愤, !我愿将凄切的悲歌, !我愿以绵绵的情丝, !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 !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化归乌有,化归乌有呵! 浮之于太空 挂之于树梢 给与林间鸣鸟 诉之于春风A. B. C. D.(原创)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15个字。(4分)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
5、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原创)7. 仿照下面示例,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并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5分)【示例】白云由于躲闪风的追逐 而在天上奔跑;阳光由于寻找鱼的身影 而在浪尖跳跃。 (原创)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
6、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9分)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
7、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
8、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 “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
9、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选自朱光潜谈静)8第一段中说“感受”的含义极广,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涵义的一项是( )A人的感官和心灵B感知到对象C对象引起的人的心灵的反应D不同个体的反应有差异(改编自2010年江苏高考卷第17题。原题为主观题:17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一表现在哪些方面。)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感受力的不同,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不同。B天才的
10、感受力格外强烈,能领略到生活的更多趣味。C物界的沉寂与否,与心境的空灵有关,心境愈敏锐,愈不觉得物界沉寂。D尘世喧扰,不如空谷幽寂更能得静。(原创)10文章结尾说:“这就是忙中静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静趣”的含义。(改编自,原题为: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我在 张晓风 (1)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2)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
11、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3)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老师说:“XXX。” (4)“在!” (5)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6)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7)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能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题?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份
12、吗?就连神明,其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8)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走,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9)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
13、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又在太虚,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10)旧约里记载了一则三千年前的故事,那时老先知以利因年迈而昏聩无能,坐视宠坏的儿子横行,小先知撒母耳却仍是幼童,懵懵懂懂地穿件小法袍在空旷的大圣殿里走来走去。然而,事情发生了,有一夜他听见轻声的呼唤:“撒母耳!” (11)他虽渴睡却是个机警的孩子,跳起来,便跑到老人以利面前:“你叫我,我在这里!” (12)“我没有叫你,”老态龙钟的以利说,“你去睡吧!” (13)孩子躺下,他又听到相同的叫唤:“撒母耳!” (14)“我在这里,是
14、你叫我吧?”他又跑到以利跟前。 (15)“不是,我没叫你,你去睡吧。” (16)第三次他又听见那召唤的声音,小小的孩子实在给弄糊涂了,但他仍然尽快跑到以利面前。 (17)老以利蓦然一惊,原来孩子已经长大了,原来他不是小孩子梦里听错了话,不,他已听到第一次天音,他已面对神圣的召唤。虽然他只是一个稚弱的小孩,虽然他连什么是“天之钟命”也听不懂,可是,旧时代毕竟已结束,少年英雄会受天承运挑起八方风雨。 (18)“小撒母耳,回去吧!有些事,你以前不懂,如果你再听到那声音,你就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 (19)撒母耳果真第四度听到声音,夜空烁烁,廊柱耸立如历史,声音从风中来,声音从星光中来,声音从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 古诗两首_人教(部编版)(2016).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