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练习册:专题3 专题测评(三)A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练考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练习册:专题3 专题测评三A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必修 练习 专题 测评
- 资源描述:
-
1、 专题测评(三)A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7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下咽() 焚椒() 突兀() 横槛()洎() 在庾() 不霁() 杳知()六国互丧() 架梁之椽() 胜负之数() 参差()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取之尽z zh()() (2)尽态极yn()(3)pio l()() (4)l l()()远听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暴霜露,斩荆棘_(2) 暴秦之欲无厌 _(3)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_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20分)(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_今义:_(2)思厥先祖父。古义:_今义:_(3)至于颠覆,
2、理固宜然。古义:_今义:_(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_今义:_(5)而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_今义:_(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今义:_(7)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今义:_(8)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今义:_(9)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_今义:_(10)可怜焦土。古义:_今义:_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7分)(1)日割月削_(2) 以地事秦 _(3) 以弱天下之民 _(4)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_(5) 不能独完 _(6) 李牧连却之 _(7) 六王毕,四海一 _(8) 骊山北构而西折 _(9) 未云何龙,不
3、霁何虹 _(10) 辇来于秦 _(11)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_(12) 族秦者,秦也 _(1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14) 朝歌夜弦 _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4分)(1)戍卒叫,函谷举 _(2)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_(3) 灭六国者,六国也 _(4)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_(5)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6)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_(7)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_(8)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_7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11分)(1)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向使三国各爱其他_(2)始始有远略_始速祸焉_(3)
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_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_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4)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且焉置土石 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8翻译下列句子。(20分)(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译文:_(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_(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_(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文:_(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文:_(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译文:_(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译文:_(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
5、亦不甚惜。译文:_(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_(10)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译文:_二、(25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过骊山作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1)请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画线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6分)_(2)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4分)_10修改病句。(4分)(1)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飞速推进的紧要时刻,我们切不可被“水泥钢铁森林”迷失了眼睛,要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让民众“记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3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山西省阳泉市荫营中学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