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第17课魏公子列传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叙事 文疏荡第 17 公子 列传 练习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 资源描述:
-
1、魏公子列传(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致食客三千人致:招来B乃谢客就车 谢:辞别C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介绍,引见D此五霸之伐也 伐:讨伐解析:选D。伐:功劳,功绩。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3分)谦而礼交之驱而之薛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公子勉之矣之二虫又何知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公子往数请之愿枉车骑过之A/B/C/D/解析:选A。第三人称代词/动词,到/助词,的/音节助词/指示代词/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公子从车骑,
2、虚左A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B为能急人之困C北救赵而西却秦D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动词的为动用法;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A欲以观公子B请救于魏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省略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
3、急人之困”的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还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解析:选B。B项,关键还是信陵君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分)译文:(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3分)译文:(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3分)译文:答案:(1
4、)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按礼节结交他们,不敢因为自己的富贵(身份)而慢待士人。(2)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3)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
5、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
6、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妄人耳妄:无知妄为B乃装为去 装:
7、穿上衣服C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走:跑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信:诚实解析:选A。B.收敛行装;C.使败逃;D.相信。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D。助词,的。A项,副词,竟然/副词,就,于是;B项,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介词,把;C项,名词,使者/表假设的连词,假使,假如。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和“名冠诸侯不虚”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B项前者为公子之言,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后者为公子“名冠诸侯不虚”的具体情景的叙述。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2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语文课件-识字六_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