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1课与微之书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11 课时 作业 解析 粤教版 选修 唐宋 散文
- 资源描述:
-
1、与微之书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离阔如此离阔:阔别B牵挛乖隔牵挛:牵掣,拘牵C终论平生交分交分:分别D危惙之际危惙:病危【答案】C【解析】交分:交谊,情分。2下列称谓中,是敬辞的一项是()A又见家兄言B安道与予在楚州C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D仆初到浔阳时【答案】C【解析】A项,是谦称。B、D两项,指自己,可译为“我”。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便请以代书A红榴白莲,罗生池砌B流水周于舍下C何不试之以足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答案】A【解析】例句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A项,省略句,“生”后省略“于”。B、C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即“于舍下周
2、”“以足试之”。D项,被动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
3、吟,犹恻恻耳。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其若是乎若属皆且为所虏B况以胶漆之心焉用亡郑以陪邻C天实为之之二虫又何知D微之于我也移其民于河东【答案】C【解析】A项,连词,像/代词,你们。B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C项,都是指示代词,这。D项,介词,对于/动词,到。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白居易对元稹思念的一项是()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微之微之,如何如何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ABCD【答案】B【解析】是元稹对白居易的思念。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
4、之奈何!_(2)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_【答案】(1)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2)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长孙肥,代人也。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兰部,并有战功。太祖征蠕蠕,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蠕蠕传。又从征卫辰及薛干部,破灭之。蠕蠕别主缊纥提子曷多汗等率部落弃父西走,肥以轻骑追至上郡,斩之。后从征中山,拜中领军将军。车驾次晋阳,慕容宝并州刺史、辽
5、西王农弃城宵遁,肥追之至蒲泉,获其妻子。太祖将围中山,慕容宝弃城奔和龙。肥与左将军李栗三千骑追之,至范阳,不及而还。遂破其研城戍,俘千余人。中山城内人立慕容普邻为主,太祖围之。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慕容贺邻杀普邻而自立。车驾次鲁口,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贺邻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泒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百。肥中流矢,疮重,乃还。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迁卫尉卿,改爵卢乡。时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群盗赵准为主。妄造妖言云:“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准喜而从之,自号使持节、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4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