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语文园地 名师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语文园地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单元 语文 园地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语文园地【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5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教学重点】1. 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 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 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笑话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
2、学习语文园地五。出示课件1:2小笑话导入:从前有个孩子在师傅家学剃头,初学用冬瓜当“脑袋”练习技术。练习时,师娘常唤他买东西、哄孩子。每当这时,他就得停下刀,去师娘那里帮忙。可刀又没处放,就只好剁在冬瓜上立着,然后回来接着干。半年后,手艺学好了,可往冬瓜剁刀的习惯也养成了。这一天,他给师傅的邻居剃头,初试身手格外小心,正剃半截,师娘又招呼他去干活,结果他习惯性地把剃刀往邻居头上一剁听完这个笑话,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预设1:这个小学徒的习惯可把邻居害惨了!预设2:习惯是特别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凡事初学时就要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否则害人害己。预设3: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3、3教师引导: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与我们如影随形,小学六年时光,我们都习得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又曾带给我们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小笑话导入,并引用名人名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认识习得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二、交流平台1自主阅读“交流平台”,说说教材从哪几个方面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示课件2:预设1:第一句话是从课外阅读方面总结良好习惯的,不但要坚持读课外书,还要注重读书的品味。出示课件3:预设2:第二句话是从读书方法方面总结良好习惯的,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课件4:预设3:第三句
4、话是从习作修改方面总结良好习惯的,好的作文是反复修改而成的,用上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就更方便修改了。出示课件5:预设4:第四句话是从勤问勤查方面总结良好习惯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家长、同学等人请教,还可以去读书,查阅资料来解决。出示课件6:2集体交流,说说我们的好习惯。教师引导: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树根汲取的营养,只有越来越多的良好习惯才能让你们这些小树枝繁叶茂,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请同学们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积极交流自己的良好习惯,互相学习借鉴,努力培植自己的“习惯树”吧。出示课件7:预设1:我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还喜欢及时摘抄对我有帮助的词句、段落,丰富积累。
5、(教师板书:读书看报 摘抄积累)预设2: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做批注,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作者聊天,这种方式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教师板书:做好批注)预设3:我养成了修改习作的习惯。写完以后我会认真读几遍,修改发现的问题。每次习作都这么做,几年下来,我的作文越写越好了。(教师板书:反复修改)预设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好习惯就是带着问题读书,随时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有疑问的时候,有时我向别人请教,有时自己查资料解决。(教师板书:质疑问难 勤于思考)预设5:我在写作业时习惯于深思熟虑后再落笔写,保证了正确率和页面干净。(教师板书:深思熟虑 书写认真)预设6: 我特别善于利用碎
6、片时间来学习,把课文书放到随处可拿到的地方,随时阅读。(教师板书:珍惜时间 随时阅读)出示课件8:教师小结:我们不少同学还会不断地确立学习目标,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同伴互助,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些都是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希望我们把小学六年习得的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并收获更多的好习惯,相信这些好习惯都会成为大家成功路上的阶梯。三、词句段运用1教师引导:古汉语中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异义的字,一词多义的字等。而有一些成语中的语素就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就要结合语境,弄懂其中保留的古汉语
7、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成语释义。比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二则时,知道“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中,“汤”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水中加入肉、菜等煮出来的汁水”,而是“热水”的意思。你能根据这个意思推想“赴汤蹈火”的词义吗?出示课件9:预设:赴,是奔赴的意思。汤,指热水,开水。赴汤蹈火,就是敢于奔赴滚烫的开水,踩踏在烈火之上,比喻不怕一切困难险阻,奋勇向前。2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下成语,说一说在哪几篇学过的文言文中见过这些加点字?它们在原文中是什么意思?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吗?出示课件10:3同桌交流,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4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刚才
8、我们借助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中出现的 “汤”字的解释,推想了“赴汤蹈火”的意思。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个加点的字在两小儿辩日中出现过?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怎样理解?预设1:加点字“及”在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中出现过,“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及”是“到”的意思,我推想“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到一样,都是不好的。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这位同学借助“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到”,推想出了“过犹不及”的意思,同学们也能这样去推想其他词语的意思吗?预设2:文言文学弈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弗”是“不”的意思,我推想“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到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预设3:我们在文言
9、文学弈中学过“非然也”的“然”是“这样”的意思,我推想“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这样的。预设4:在文言文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是“跑”的意思,我推想“走马观花”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只能大概地看,看不清楚的意思。教师引导:我们还学过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是什么意思?预设5:“走”也是“跑”的意思,所以,我们推想“走马观花”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不会看得很清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的意思。出示课件12:5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些加点字的字义和现在的字义出入很大,它们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在理解这类成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弄清这些关键字的意思,再来推想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