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5黄河颂第2课时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5黄河颂第2课时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2024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黄河 课时 教学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二课时5 黄河颂课文细读品味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节中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黄河”以人的精神风貌,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伟大的精神,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课文细读品味2.“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歌词部分的内容来分析。全景远景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俯瞰全景式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纵向描写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黄河流向横向描写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黄河流域两岸望课文细读品味3.分析第二节“奔”“掀”“结”“劈”等词的作用。“奔”“掀”“结”“奔”“劈”等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气概。课文细读品味4.为什么说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一词原指供婴儿睡觉的家具,这里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指出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课文细读品味5.诗中“啊!黄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把歌词的主体部分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赞颂之情。重难点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1.养育了中华民族:“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地
3、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写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课文全篇探究2.保卫着中华民族:“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将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形象地写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与呵护,突出了黄河的地理优势及保卫作用。3.激励着中华民族:“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歌颂黄河泽被中华儿女,激励着中华民族,启迪着我们勇往直前。课文全篇探究1.修辞多样,气势磅礴。作者综合运用反复、拟人、比喻、呼告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等,借助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归纳总结特色总结2.直抒胸臆,风格豪迈。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