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古代诗歌三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五四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古代诗歌三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五四制 2022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11 古代 诗歌 习题 课件 新人 五四
- 资源描述:
-
1、古代诗歌三首第11课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第 三 单 元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15522课内知识优化练3344667788CA B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课外阅读拓展练99111110101212131315151414161617171818DDD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语文素养专项练1919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燕(yn)山月似钩B.千锤万凿(zo)出深山C.粉骨碎身浑(hn)不怕D.千磨万击还坚劲(jng)【点拨】C项“浑”应读hn。C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烈火焚烧若等闲_(2)粉骨碎身浑不怕_(3)千磨万击还坚劲_(4)任尔东西
2、南北风_平常全,全然坚韧、刚劲;坚强有力任凭 3.默写填空。(1)李贺在马诗中借马表达自己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之情的句子是:_,_。(2)石灰吟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3)竹石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填空。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有“_”之称。石灰吟的作者是_代诗人_。竹石的作者郑燮,号_,“_”之 一。这 三 首 诗 都 运 用 了_的表现手法。唐李贺诗鬼明于谦板桥扬州八怪托物言志5.请你借助合理想象描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画面。【点拨】描绘诗中画面时,
3、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本题要抓住“大漠”“沙”“燕山”“月”等意象展开合理想象。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着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6.请你结合马诗的后两句,谈一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的后两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佩戴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建功立业呢?诗人自比为良马,表达了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伟略的思想感情。7.【2021高青期中】阅读竹石,回答后面的问题。竹 石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A.首
4、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字将竹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竹意志之坚定。BB.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破岩”可以看出竹生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竹对这种生长环境的不满和愤恨。C.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在“千磨万击”下,竹“还坚劲”,一个“还”字,赞美之情顿出。D.第四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了竹傲然挺立、坚韧刚劲的铮铮铁骨。(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首诗是如何“托物言志”的。诗的后两句,是诗人作诗所要表达的“神”,在诗人笔下,“磨”“击”写出了加害者手段之残忍,“千”和“万”突出加害者用心之险恶,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但在“千磨万击”之下“还坚劲”,一个“还
5、”字,赞美之情顿出。“东西南北风”写的不仅是风向的不同,还有季节的变化。不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不论季节如何变换,竹子都傲然挺立,坚韧刚劲。“任”写出了竹姿态之豪迈,“尔”字透出对东西南北风之蔑视。本诗托物言志,诗中的竹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8.【2021泰安期中】阅读石灰吟,回答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B.“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态度,从容自若、处之淡然。C.“浑不怕”是拟人的写法,表现出不惜做出任何牺
6、牲的大无畏精神。D.“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颜色,又喻高尚的节操。【点拨】首句不只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还强调了石灰原料经受痛苦之大。A(2)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B.一、二句意为:石灰石经历了千万次的锤敲凿挖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经过烈火焚烧后好像很清闲、平常。C.三、四句意为:面对粉骨碎身,石灰石完全不怕,只求得为人们留取清白,高度赞扬了石灰的品格。D.全诗以“石灰”为意象,写了石灰的品格,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B【点拨】第二句不是写石灰石的清闲平常,主要是写其态度,将烈火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遵义):18 送东阳马生序(共3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