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课件(部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1 论语 十二 课时 课件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1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CONTENTS 教学目录学情回顾01精读课文02课堂小结03积累拓展04教材课后习题05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学情回顾1.第一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交友乐趣和为人态度。“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交友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精读课文分析讨论2.第二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
2、了由人及己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内在逻辑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3.第三章主要强调人的思想境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4.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
3、要性。5.第五章中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6.第六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7.第七章主要写了学习的哪三种境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突出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8.第八章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孔子认为
4、,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诱惑。面对利益时,我们要以孔子的话为原则,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孔子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9.第九章强调了怎样的学习态度?10.阅读第十章,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11.阅读第十一章,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以三军之帅与匹夫之志作对比,一个“可”一个“不可”,态度鲜明
5、地强调了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有志向并要坚守志向。这一章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和“笃志”是基础,“切问”和“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这一章意在勉励人们要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勤学好问,联系当前实际去思考。12.第十二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3.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6-2017年《金版学案》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第二单元12电脑神童盖茨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