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对比与衬托 20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对比与衬托 20张 2023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课件 诗歌 鉴赏 表现手法 对比 衬托 20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与衬托概念的理解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回忆课本中对比手法的运用1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 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 4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衬托:诗句中形成衬托关系的两个事物是主次关系,突出主体。如果诗句里面有“不及”“不如”等等这样明显有主次比较关系的,一般就是衬托。常见的有动静、情景等等。衬托分类:正衬,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等等。反衬
2、,用次要内容从反面衬托主要内容。如,用动衬静,用乐衬哀,用好衬坏,用美衬丑等等。“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对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对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分析下面诗句,哪些使用了对比手法,哪些使用了衬托手法?为什么?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衬托 2、对比 3、对比 4、衬托 5、对比 6、衬托【例题一】阅读下面
3、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题目】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参考答案】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例题二】五洲夜发阴铿(南朝)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题目】最后两句采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4分
4、)【答案示例】对比,用船工不时的优游自在的歌唱与“愁人”的内心急切、焦灼不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愁人”想家的强烈,归家的心切。【例题三】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说明。参考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比。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例题四】阅读下面一首元小令,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
5、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荒甃(zhu):荒凉的断井颓垣。【题目】简要赏析本曲对比手法的妙用。【参考答案】这首元曲将昔日的“笙歌”、“罗绮香”、“铺锦池”、“流杯亭”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甃”、“破瓦”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昔盛今衰的景象,有力地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例题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简析吴融华清宫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4分)要点:此诗最突
6、出的表现手法是运用对比(2分),作者将华清宫内融暖的景象与宫外凄寒的环境构成强烈的对比(1分),鞭挞了唐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1分)。(意思对即可)【例题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3年四川高考卷)九日和韩魏公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