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愚公移山-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愚公移山-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愚公移山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上册 语文 同步 精品 课件 统编
- 资源描述:
-
1、愚公移山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寓言是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回顾常识回顾常识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子相传是列子及其弟子所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太行hng万仞rn魁ku父f荷h担孀shung妻始龀chn智叟su穷匮ku一厝cu陇lng断箕j畚bn汝r曾zng不若诸zh亡w以应惩chng塞s雍yng识记字音活动一:读文释义(一)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3.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2、二)古今异义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古义:方圆。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加强否定。今义: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3.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4.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5.寒暑易节古义:更替。今义:容易。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三)一词多义1.且:年且九十(将要,快要,副词)且焉置土石(况且,连词)2.焉: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实意,语气词)始一反焉(无实意,语气词)无陇断焉(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
3、相当于“了”,语气词)3.以:以君之力(凭借,介词)河曲智叟亡以应(来,连词)不以物喜(因为,介词)必以分人(把,介词)(曹刿论战)以顺为正者(把,介词)4.其:其妻献疑曰(他的,代词)其如土石何(语气词,放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其中的,代词)5.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连词)笑而止之(表修饰,连词)聚室而谋(表承接,连词)而山不加增(表转折,连词)6.于:达于汉阴(到,介词)告之于帝(向,引入动作行为的对象,介词)7.始:始龀(才,刚刚,副词)始一反焉(才,仅仅,副词)8.之: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 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4、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跳往助之笑而止之曰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指示代词,“这件事”人称代词,“他们”或“他”(四)词类活用1.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3.聚室而谋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五)文言句式1.省略句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句首省略主语“二山”)2.倒装句告之于帝。(介宾短语“于帝”后置,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提前)3.被动句帝感其诚。(主语“帝”是被动者,译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4.固定句式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如
5、何”固定结构,表示“把怎么样”)结合词义,自读自讲。太行: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王屋:王屋山,在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冀州:古地名,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地区。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且:将要,快要。面:面对。惩:苦
6、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室:家人。谋:谋划,商量办法。汝:你,这里指你们。毕:尽,全。险:险阻。这里指险峻的大山。指:直。豫:豫州,古地名。北山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的阻塞,出来进去都很绕远,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献疑:提出疑问。以:凭借。曾:与“不”连用,起加强否定语气。损:削减。如何:把怎么样魁父:山名。焉:哪里。置:安放。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