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课件 (1)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课件 1 2020 2021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外孙 入村收麦
- 资源描述:
-
1、2.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一、教学目标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词的意义,背诵课文 2.领会诗歌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了解律诗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宋代田园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
2、,“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后人评价王辟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张鹏翮: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关于田园诗鲁迅先生曾说:“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事实并非如此。清人叶燮早己指出,宋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田园诗为例,这种诗歌类型就是在唐代以后继续发展,到宋代呈现出繁荣昌盛之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有学者撰文指出:东晋陶渊明正式开创了田园诗,并将其推向第一个艺术高峰;唐代王、孟式的田园牧歌与元、白式的悯农哀歌,从多方
3、面描绘出当时农业社会的面貌,构成田园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则是田园诗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写作背景北宋中后期还有少量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在农村的躬耕生活,以曾巩喜晴赴田中、田中作,苏辙泉城田舍、将筑南屋借功田家、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李之仪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等为代表,这些诗传达出士人在农村劳动生活的甘苦感受,非常真切。而苏辙则是众多田园诗人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充满了生活气息,是对真实的田园生活的描绘,能反映出当时农耕文明的特征。整体感知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06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一棵小桃树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