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喻经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 2015 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人教版 课件 第五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文本精研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1愚人食盐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提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
2、偏概全的错误。2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不能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除去这层宗教的意思,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提示:故事中的主人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3尝庵婆罗果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果甜美”的思路,去“一一尝之”,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_提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规律,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
3、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4驼瓮俱失的故事在今天一定不会出现,那么这则故事还有没有寓意?请举例说明。_提示: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53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语文作业课件-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新课标(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