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第1单元课件:第4课《宋词五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资源描述:
-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朱德在眉山市三苏祠的题词。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指谁?苏轼年轻时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个老者看出了他的傲气,拜访苏轼,给他一本古书,结果苏轼大部分字都不认得,后来改为这两句之后,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文豪。诗:文:词:书法: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教育:培养“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地字号评成就四川眉山子瞻东坡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
2、。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词开豪放一派,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儒家和佛老思想。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在黄州的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含小品),写了280多封书信,其中有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有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有时如此让人费解。写作背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
3、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古诗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分析表现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2)王维使至塞上 中“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
4、东去,浪/淘淘尽,千古/风流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解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卷一般,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伟。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
5、丝带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文章题目是“赤壁怀古”,请问作者怀了哪些古(古迹、古人、古史)?明确:故垒、周瑜、赤壁之战既然是怀古,那么上片为什么写景?写了哪些景?明确: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大江赤壁,雄奇壮丽状写江山,思慕英雄缅怀周郎,建功立业感伤身世,祭奠江月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赏析: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你认为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68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3部编二下语文识字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