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高中语文书信贺进士王参元失火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高中语文 书信 进士 王参元 失火 课件 苏教版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 资源描述:
-
1、导入新课 看标题,可知王参元家里不幸失火,而柳宗元不仅不慰问反而恭贺他?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解,觉得他做人不厚道,不过我们不要让感情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一起研读这篇文章。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学习目标 1.掌握“炀”“赭”“滫瀡”“愠”“更”“虞”“黔”等词的读音及意思进而疏通文意 2.学习借鉴文章的巧妙构思 3.理解作者对朋友深沉的情感以及通过贺朋友火灾所表达的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及态度释题:本文标题诙奇,出人意料,颇有悬念。王参元是鄜坊节度使王栖曜yo的小儿子,作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着落,作者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第1节:得
2、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接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剩下一点财物。我开始听到时非常惊骇,中间又有些怀疑,最后却大大地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的,现在却更改来祝贺您了。由于路远,信里的话简略,我还不能彻底(详尽)了解您那里的情形,如果真的烧得干净彻底,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我更要向您祝贺的原因啊。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骇疑喜全文总纲: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第2节: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
3、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您殷勤地奉养父母,安宁地过日子,只希望平安无事(唯是,宾前)。如今竟然有烈火焚烧的忧患,使您震动惊惧(使动),甚至连饮食方面的必需品,或许都因此而供给不上。因此,我刚听说时非常惊骇。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突然而至,滫瀡不给。“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第3节: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大体上,人们的话都是这样说的:吉凶祸福是互相依存、可以转化的,来来去去不可能永恒不变。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开始
4、却遭到艰难、受到惊吓(被动),在这时就有水火的灾难,受到小人的怨恨。经历了忧劳、辛苦、变乱、动荡,然后才能见到光明(名作动),古代的人都是这样的。然而,这个道理宽阔无边、漫无边际,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认为这是一定真实的,因此我到中间又怀疑起来。“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这几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文章在思想上与之对应?有没有寓言或名言说明这个哲理?有没有实例证明这个观点?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
5、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1、“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然要为你开启别一扇门”。2、塞翁失马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太史公自序“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昔西伯拘羡里,演周易;孔子扼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太史公自序 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
6、是必信”,有了怀疑,才有下文的立意之奇,可见杰出的文学家首先必须是思想者。柳宗元命运多舛,对这类凡人相信的说法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因此他表示不解,表示怀疑。这也是一切思想者共同的命运,诗江雪,藏头诗,千万孤独。但是时间总能证明思想者的价值。我们后人总能隔着时间的河流与先贤对话,他们永远活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按照您的情况来看,平时读古人的书,能写文章,擅长(形作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你是这样有多方面的才能,但做官不能超出众人之上,来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形作名),这没有别的缘故啊。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
7、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因为京城的人大都说您家里积有很多钱财,爱惜廉洁名声的士人(定后),都害怕顾忌,不敢称道您的才能(形作名),只是自己了解您,藏在心里,强忍着不从嘴里把它说出来。这是因为公正的道理难以彰明(说清楚),而且世上又多疑忌的人(形作名)啊。只要称赞您的话一出口,那些喜欢讥笑别人的人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定得了您许多贿赂。第5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我从贞元十五年看见您的文章,赞美的话藏
8、在心里大概六七年了,从来不曾讲过这些话。这是我偏爱(形作动)自己因而辜负公道已经很久了,不只是辜负您啊。等到我当上御史台的尚书郎,自以为侥幸做了皇帝的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天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幾道言而痛之。能够施展(逞)我的口才,想(乘此机会)来消除(古今)天下间的郁闷。然而,有时在同僚(古今)中称赞了您(状后),还有相视而暗笑的人。我非常遗憾自己的修养不高,平素的声誉没有树立,因而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凌驾在自己身上,我经常和孟幾道谈到这事并为此感到痛心(意动用法)。第6节: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9、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现在幸而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所有众人的怀疑顾虑全部变为灰烬。大火烧黑(形作动)了您的房屋,烧红(形作动)了您的垣墙,来显示您的一无所有。然后您的才能才可以显示明白,不被污辱,那真相(古今)也就表露出来了,这是祝融、回禄在帮助您啊。则仆与幾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那么,我和孟幾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把火一个晚上给您树立的清白名誉。大火帮助(通假)您,让您的真实情
10、况显现(使动)出来,使那些把称赞您的话藏在心底的人,都能够张开他们的嘴巴,主持考试的人,授给您官职而不再害怕。即使想要像过去那样畏忌世嫌、受到讥笑,难道还可能吗?在这方面,我对您有很大的期望(状后),因此,最后却大大地高兴起来。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王参元能否因此而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你
11、认为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当时社会的积弊丛生。小人当道、积毁销骨,连柳宗元这样的耿介之人甚至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说话也无济于事;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廉名之士不敢称善”,可见舆论环境不正常,廉名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振拔于流俗,更是可悲可叹;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官场口诀: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套清曲,九品头衔,十分和气。柳宗元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制度的问题,他以为妨碍王参元施展才能的只是“嫌疑”。如今一把天火终于烧去所有的嫌疑,柳宗元怎能不为之而大喜,怎能不为此而恭贺王参元?最后作者进一步阐述自己“吊以贺”的理
12、由。第7节: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古时候,诸侯国发生灾祸,同等地位的国家都去慰问它。许国没有去慰问,主持公道、明白事理的人就憎恶它。现在我说的这些情况,和古代的有些不同(状后),所以把慰问改成祝贺。颜回、曾参对父母的奉养,从中得到的乐趣是很大的,如果和他们相比,您还缺少(通“缺”)什么呢?(宾前)有以异乎古 柳宗元声明自己上面所说的是愤激的反话,做的是“反事”,并不是真得希望朋友家遭遇火灾而倾家荡产。只是意图借这常人看来十分“别扭可笑”的想法来有力地抨击不合理的社会风气。子曰“一箪食,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蟋蟀的住宅(笔顺动漫)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