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搭石_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9100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0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新课
    资源描述:

    1、搭石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目标1.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

    2、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波漾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2.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

    3、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想象,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积累语言。3.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重难点:能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想象,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 感情渲染,导入新

    4、课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风景画(出示情境图)看到了什么?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小溪,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作者每每忆起家乡的一草一木,觉得最美的却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指图)这就是搭石(板书)。结合画面、课文、咱们生活中见到的,说说什么是搭石?为什么在刘章爷爷心中普普通通的搭石成了是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一)检查字词课前,我批阅了同学们的预习单,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是多音字,一个是课文主要内容。先看这两个多音字,“一行人”有23

    5、人出错,“间隔”有12人出错。1.到底读什么音呢?我们先看“行”这个字,运用学过的据义定音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确定这个字在不同句子里的读音。 你说的很有道理,一起读读这两个句子。2.那在“间隔”读什么音呢?读一读,确定一下。再读一读这两个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时,我们要根据意思及具体的语境来确定。(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围绕搭石写了哪几幅画面?二、 研读课文,感受风景(一)理解搭石摆搭石、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默读2-4自然段, 哪幅画面最美?结合具体语句,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预设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

    6、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引导抓住“放下”“找”“踏”感受老人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2.老人为什么还要再踏上几个来回,从中体会到老人们为别人着想的品质。3.抓住“放下”“找”“踏”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展开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人们关心他人的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呢!预设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调有序(x)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 )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还觉得哪副画面很美?1.交流感受。美在哪?2.什么样的动作才叫协调有序?为什么觉得这个画面很美?我们通过声音、

    7、朗读来协调有序的走一走搭石。我来读你来接!(前面的抬起脚来,接-)3我读的快你们就跟得快,我读的慢你们就跟的慢,没有人指挥,却走的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走搭石走出了音乐美,这幅画面还美在哪里?4.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画面美。5.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两个词语描绘的画面,读出画面美。重点指导读好“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范读、练读、指名读。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6. 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一行人走搭石是一幅画,一首音乐,一首清丽的小诗,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的读一读。9是啊,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

    8、,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多少年过去了,刘章爷爷回忆起家乡的一草一木,脑海中总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读(生齐读)10.这幅美丽的画面、诗一样的语言,会不会也印在你的脑海里呢?自己读一读,背一背。走搭石走出了画面美、音乐美,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预设三: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你觉得哪幅画面也很美?继续交流。1. 抓住“理所当然”“伏” 感受青年人的爱心 。伏是什么意思?(弯腰)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尊老敬老)2. 是一个

    9、年轻人偶尔这样做吗?抓住“总是”体会尊老敬老已经成了一种优良传统。有了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3. 还有哪些事被乡亲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3.搭石是出入小山村的必经之路,在这搭石上还会发生哪些理所当然的事?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出示课件)这一幕幕让我们感动的画面,在乡亲们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这淳朴的乡风、民风,确实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二)补充资料、拓展升华。1.许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搭石不见了,(出示资料)生读。为什么说“那种美永远存在”?2.正像刘章爷爷在文章最后一段说的那样,搭石的美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一排排这时一种怎样美好的情感?(谦让、为他人着想、爱心、尊老)3.搭石搭起了小溪的两岸,更搭起了乡亲们互帮互助的情感,带着对搭石的赞美、留恋,有感情的读一读。乡亲们这一份份浓浓的情、浓浓的爱,让我们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读一遍。四、拓展阅读,学习表达1.在刘章爷爷眼中一块块平凡的石头是最美的,在小姑娘眼中却一朵朵花瓣是美的,自读花瓣飘香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为什么?2.交流总结:一块石头、一朵月季花,因为蕴含了美好的情感,变得不平凡、不再普通。我们身边生活中也有很多看似普通却很美丽的事物,同学们,让我们也想刘章爷爷那样,用眼睛去发现笔,用笔去描绘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搭石_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10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