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2《老子》五章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资源描述:
-
1、老子五章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边界。B.是以不去去:失去。C.见素抱朴见:看见。D.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舆:车。解析C项,见:显露、表现。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B.绝学无忧C.天下莫柔弱于水D.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析B项,绝学,古义指抛弃学问,今义指失传的学问或高明而独到的学问。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名可名,非常名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B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C项,名词作动词,叫出;D项,形容词
2、的使动用法,使美。答案A4.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2),功成而弗居。(3),;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答案(1)常有欲以观其徼(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4)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
3、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5.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B.生而不有有:占有。C.故令有所属属:依从。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复:又。解析D项,复:回复,回归。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欲以观其妙此三者,以为文不足C.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此两者,同出而异名D.莫之能胜柔之胜刚解析A项,相当于后世的发语词“夫”,无义;连词,所以。B项,连词,用来;介词,把。C项,连词,表转折。D项,代词,指代“水”;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C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
5、一项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A.B.C.D.解析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参考答案(1)(我们)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2)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
6、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为其始原。(3)表现出来要单纯,内心要淳厚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
7、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43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安徽专用课件:专题六.pptx (共6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