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2194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57.5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1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钟山 练习 解析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资源描述:

    1、石钟山记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彭蠡(l)鼓桴(bo)铿然(kng)B.磔磔(zh)噌吰(chng)石穴罅(xi)C.窾坎(kun)涵澹(zhn)镗鞳(t)D.鹳鹤(un)无射(sh)栖鹘(h)答案B解析A项,“鼓桴”的“桴”读“f”。C项,“涵澹”的“澹”读“dn”;D项,“无射”的“射”读“y”。2.下列对“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噌吰如钟鼓不绝鼓:敲击B.一鼓作气鼓:击鼓C.令赵王鼓瑟鼓:弹奏D.微风鼓浪鼓:激荡,掀动答案A解析鼓:名词,乐器名。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B.郦元之所见闻

    2、,殆与余同殆:大概C.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泊:停泊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考证答案D解析考:敲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答案D解析前三项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的“而”表示并列关系。5.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B.空中而多窍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答案A解析B项,“空中”,中间是空的,今指天空中。C项,

    3、“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其实”,“其”,代词,那,“实”,指“事实真相”;今义,副词,实际上。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探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表现山石被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3)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的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答案(1)南

    4、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3)古之人不余欺也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苏轼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

    5、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有删改)注文与可:苏轼表兄兼好友,名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善画竹,曾画筼筜谷偃竹图赠苏轼。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

    6、,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车过腹痛:语出曹操祭奠桥玄之文祀故太尉桥玄文:“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初不自贵重贵:宝贵与可厌之之:代词,代指人们求画的行为B.近语士大夫语:告诉持缣素而请者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C.吾将以为袜以为:把当作知公倦于笔砚于:介词,引入对象,相当于“对”“对于”D.月落庭空影许长许:也许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以:介词,把答案C解析A项,贵:意动用法,认为宝贵。B项,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连

    7、词。D项,许:这样。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B.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C.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D.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8、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答案C解析“在湖州”是“曝书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废卷而哭失声”中,“废卷”与“哭失声”是两个连续的动作,中间由“而”连接,这个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祭桥公文”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9.下列各项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描写等等,也可用以抒发情怀抱负,但一般不用来阐述观点。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在诗、词、文、书、画等诸方面成就斐然。其中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

    9、“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C.箨龙,是竹笋的别称。在文人的笔下,竹笋除了“箨龙”还有许多别称,如“竹萌”“竹雏”“竹胎”等等。“箨”指笋壳,色黄而有光泽,故而过去文人将其称为“锦箨”,意思是笋的外壳如锦缎般漂亮。D.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其古字形像一人伸开两臂丈量的样子,因伸开两臂的长度约合古代八尺,故一般认为八尺为一寻,也有说六尺或七尺为一寻的。答案A解析A项中“但一般不用来阐述观点”错误。“记”还可议论,可以阐述观点。比如岳阳楼记。10.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同虽然是有名的画家,但他起初对自己的作品并不看重,导

    10、致求画者争相而至,这使文同颇为厌烦,就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用来做袜子。B.文同写信给苏轼,开玩笑说已经告诉求画者,画墨竹的大师苏轼就在徐州,让他们去向已到徐州任职的苏轼求画。C.选文第1段主要记录文同与苏轼的书信往来,在这戏语笑言里,两人的胸襟气度、智慧才能和彼此间亲密的友谊,都得到了活泼生动的表现,文风幽默风趣,更衬托出第2段的怀人之悲。D.选文第2段写苏轼睹物思人,并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意指自己与文同也是情意深厚的至亲笃友,引用典故自然贴切,读来情思绵长,悲意顿生,平淡语中更显出悼念故友的挚情一片。答案A解析A项中“就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用来做袜子”错误,文同说要把素绢用来做袜

    11、子,只是一句厌烦时说的戏语,并未付诸行动。11.将文中画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参考答案(1)与可没有办法回答,就说:“我的话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2)与可这天正和他的妻子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解析(1)无以,没有办法;岂,表示反问,怎么、哪里。(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于)谷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是日,这天;食,吃;发,打开;函,信封;案,几案、桌子。参考译文文与可画竹子,起初,他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

    12、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他们,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写信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没有办法回答,就说:“我的话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千寻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

    13、影这么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拿它买田还乡养老了。”于是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这天正和他的妻子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的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

    14、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

    15、水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冠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12.下列各

    16、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答案C解析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A项,句中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项,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C项,句中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D项,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13.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参考答案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解析文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

    17、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跻崖穿洞”“询诸水滨”等语句可知李渤写作时曾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了解其情况,以此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使论证更让人信服。由文中“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可知,李渤曾“穿洞”考察遇“双石”,而苏轼因无缘得见而没有深刻印象;李渤“询诸水滨”,而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作者将李渤的考察与苏轼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体现李渤的考察更严谨,说服力更强。14.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

    18、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1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2020年3月8日晚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落幕,在压轴大戏男女单决赛中,两位头号种子选手樊振东和陈梦分别击败英格兰名将皮切福德和日本选

    19、手伊藤美诚,夺得冠军,为国乒捍卫了荣耀。至此,国乒本站公开赛以四冠一亚的成绩收官。不过,却没有一项赛事实现冠亚军包揽,本站得来的荣誉实在有些惊险。在近乎全主力出战的情况下,成绩反而不如此前,这可能和因新冠肺炎疫情国乒异地训练有关。接下来在哪儿备战奥运,值得国乒认真思考。参考答案2020年3月8日晚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落幕,樊振东、陈梦分获男女单打冠军,国乒四冠一亚拿得惊险,在何处备战奥运尚待思考。解析“2020年3月8日晚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落幕”有时间、地点,应保留;根据“樊振东和陈梦分别击败英格兰名将皮切福德和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夺得冠军”提取人物和事件,“樊振东、陈梦分获男女单打冠军”;“国乒

    20、本站公开赛以四冠一亚的成绩收官”“本站得来的荣誉实在有些惊险”是表示结果,可以提取“国乒四冠一亚拿得惊险”;“接下来在哪儿备战奥运,值得国乒认真思考”是事件的意义。16.某媒体报道了“人民英雄”张定宇的事迹,并配发了下面这幅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为这幅图片写一份文字说明。要求:突出主体,条理清晰,150个字左右。参考答案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这场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的战事中,一直“抗战”了33天。他顾不上被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和忍受渐冻症折磨的自己,他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张定宇就是“中国的脊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以这些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打赢战“疫”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解析仔细观察此幅图片,会发现有对文中人物职务的介绍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对他事迹的集中概括拼渐冻生命,与病魔竞速。根据这两处文字说明,以及图片中人物戴着口罩努力工作的形象和我们所了解的张定宇的事迹,进行写作,可适当加入心得体会,但不能喧宾夺主。注意语句通顺,简明连贯,字数控制在150个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19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