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部编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古诗 三首第 课时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 P5455 内容。【教学目标】1.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 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3. 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二、解读诗题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后加上“歌”
2、“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 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三、整体通读 1.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朗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 教师范读。4. 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你看到唐朝的边塞有哪些景物?5. 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6. 齐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7.“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且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孤城 怀念家乡黄沙 不还 壮志报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