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复习讲义:01现代文阅读Ⅰ之内容理解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新高考语文复习讲义:01现代文阅读之内容理解 WORD版含解析 2023 新高 语文 复习 讲义 01 现代文 阅读 内容 理解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现代文阅读之内容理解讲义一、考点落实论述类文本第一题的要求往往是判断“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概念、句子、局部内容等做正确或错误的解读。这种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形式有三种:信息整合概括、信息增删改、关系错位,也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者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也就是命题者改造原文,在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结论和依据等方面做文章,从而改变原文意思来设置“干扰项”。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以下六种手段: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
2、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或胡拼乱凑,随
3、意组合信息来干扰判断。命题陷阱一:偷换概念类型解读: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中,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类型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解读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解题指导:抽取相关语句主干,进行有效压缩概括,特别注意选项在对原文整合概括中改换的词语,思考换用的词语是否犯了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错误;然后比对,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既要比对主干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也要比对修饰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以防偷换概念。【边练边悟】1.审选项【2019全国卷,选项T1-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
4、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找原文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命题陷阱二:混淆是非类型解读:命题者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文材料中肯定的内容在加工转述过程中予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定。解读指导: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及否定性词。比对选项中和原文中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
5、“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等,以防混淆是非。【边练边悟】2.审选项【2019全国卷,选项T1-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找原文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
6、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命题陷阱三:指代有误类型解读:命题者在概括内容设置选项时,往往在一些指代词上做文章,选项对文中一些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在范围、类别、程度轻重上设误。解题指导:关注选项或原文中表指代意义的关键词。如“这、这些、此、与之相反”等。注意选项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表述是否正确,是否在类别、程度、范围等方面有误。同时,还要注意先掌握命题人有意设置的“错误陷阱”,就是在具体比对时要有思维趋向。【边练边悟】3.审选项【2017全国卷,T1-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找原文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
7、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命题陷阱四:以偏概全类型解读: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类型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常解读常以整体代部分(或相反)、以一般代个别(或相反)以普遍代特殊(或相反)等。解题指导: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范
8、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然后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边练边悟】4.审选项【2018全国卷,T1-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找原文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
9、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命题陷阱五:无中生有类型解读: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没有此意,而是命题者故意增加的内容,以此来干扰考生。解题指导: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指导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边练边悟】5.审选项【2017全国卷,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找原文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
10、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命题陷阱六:混淆时态类型解读: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通过增删,转换成选项中的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类型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然”是“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解题指导: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示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完成、成功”等
11、。【边练边悟】6.审选项【2017全国卷,T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找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命题陷阱七:关系错位类型解读:关系,既包含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内部关系,也包含语句与语句之间外在形式上的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命题者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如将
12、并列转换成转折,将解读递进转换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转换成结果,将因果中的“果”与“因”颠倒,或者将充分(必要)转换成必要(充分)等。解题指导:既要细心分析原文相关语句之间的关系,也要分解题析选项语句之间的关系,再细心比对两者之间的指导关系是否一致。【边练边悟】7.审选项【2018全国卷,T1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找原文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
13、上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二、 习题精练【2020新高考卷,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
14、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15、。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
16、,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作业课件:20.创造宣言 (共2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