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WORD版含解析 教学 设计 2021 2022 学年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本文的内容是:描写康桥宁静、恬美的景色,表达诗人依恋、惆怅的心情。本文的特点是:语言上运用三个“轻轻的”、“心头荡漾”“满载一船星辉”等词句表现细腻之美和新奇之美 ;情感上运用“轻轻”“悄悄”等词表现眷恋之美和伤感之美;意境上运用“金柳”“青荇”等意象表现宁静之美和空灵之美;结构上,开头和结尾呼应圆合,主体部分组织严谨,表现流畅之美和浑然之美;本诗诗节匀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色彩匀调,表现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学生分析】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用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建筑美等表达“诗人对康桥依恋、惆怅的情感”的写法。高
2、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诗歌的语言、情感、意境、结构等已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离别的惆怅伤感之情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目标阐述】(一)知识与能力方面:1.能说出诗歌内容上的特点和美感;2.能解释诗歌语言上的特点和效果;3.能阐述诗歌结构上的特点和美感(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能在理解本诗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探究的方法;2.能在体会本诗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能感受诗人对康桥宁静、恬美景色的欣赏与喜爱。2.能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对离别的淡淡惆怅
3、。(四)教学重点:能说出诗歌内容上的特点和美感。(五)教学难点:能解释诗歌语言上的特点和效果。(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多种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走近“康桥”【教师导语】同学们,说起离别,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场景?我们以前学习过很多古诗中写到离别时总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多情自古伤离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等,这些作品在写到离别时或凄惨或悲壮今天我们要走近的诗歌也是写离别,可是这首诗中的离别与这些都大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他告别的不是友人,而是一个地点康桥。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徐志
4、摩是如何与康桥告别的。【设计意图】通过情感激趣和古诗句唤起学生关于离别的记忆,导入新课学习。二、初读感知,一览“康桥”【环节任务】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要求:简洁、准确、全面。时间2分钟左右。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并形成最佳答案。【教师评介】教师抽点一个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之后根据情况随机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这首诗写了康桥宁静、恬美的景色和诗人依恋、惆怅的心情。三、精读细品,赏析“康桥”【环节任务】学生以探究性阅读的方式细读课文,从教师所列举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结构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七个精彩之处中选择两个,展开细致的研读和深入的赏析。选择要求:
5、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语言学习优先。赏析要求:准确、细腻、深入、新颖。时间20分钟左右。根据要求,学生选择的主题一般应包括语言美、结构美和建筑美。每人独立完成研习欣赏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判、互相完善。【教师评介】教师抽点小组代表发言,根据情况随机说说将自己的赏析心得(重点为前五种“美”的介绍):(一)语言美:第1节,用三个“轻轻的”表达自己的“来”“去”和“招手”,渲染告别的宁静,自然和谐,读来无累赘重复之感。第2节,把“金柳”比喻成“新娘”,新颖又独特。“波光里的艳影”在“心头荡漾”充分表达了自己身处其中被深深感染和陶醉的情状。第3节,写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既写出自由活力
6、,也写出对“我”的执意和欢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乍看惊人,再看感人,充满诗的激情和诗人的浪漫。第4节,写潭下“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组合,既写出了潭水的恬静,也表达了诗人曾经的美好理想和追求。第5节,用“满载一船星辉”的虚拟组合营造浪漫美好的情境。第6节,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虚为实,以响衬静,表达“别离”的孤独感和凄凉感。第7节,与第1节首尾呼应,用“悄悄”呼应开头的“轻轻”,重复中有变化;更妙的是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新奇独特,妙然天成,令人回味不尽。(二)情感美: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创设温柔细腻的情感,诗人不愿惊动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92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