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部编版 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部编版 含答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分层 训练 提升 部编版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单元测试】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43分)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6分)一位著名的mn rn( )演奏家,缓缓走到舞台中央,坐在凳子上,手法chn sh( )地按下qn jin( )。大家眼前仿佛打开了一轴画卷:在yu jn( )的丛林里,百花齐放,鸟儿鸣叫,p xi( )着美妙的乐曲观众们不禁to zu( )在无边的想象中。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纯熟(shshu)管弦(xinxun)谬论(nimi) 入场券(qunjun)少选(shosho
2、)汤汤乎(tnshn)曝书画(bop) 霎时间(chsh)“琴键”的“键”是()结构,它的第六笔是()。(2分)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终()散()夺天工微波()() 余音()梁字()腔() 画龙点()妙笔()() ()然而止 下列词语中的“绝”与“伯牙破琴绝弦”中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斩尽杀绝 B绝处逢生C. 悲恸欲绝 D络绎不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爸爸得了两张京剧演出的入场券,便带我去看京剧。舞台上,京剧演员们的表演惟妙惟肖:驰骋沙场的将军、恬静温婉的大家闺秀、眼mng( )心善的老人不仅人物性格鲜明,那唱腔也犹如天籁之音萦绕耳畔,
3、又似一l( )春风拂面而来,令人陶醉不已。(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汉字。(2分)(2)“陶”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A. 制造陶器。B比喻教育、培养。C快乐。D. 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松软,有吸水性。(3)与“惟妙惟肖”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像“天籁之音”这样关于音乐的词语还有_。(2分) 下列和戏曲有关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每当除夕晚上零点的钟声响起时,春晚的压轴大戏就要上演了。B. 这哥俩对台戏表演得真好,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C. 爸爸和妈妈总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共同教育我不断进步。D. 亏得明明打圆场,才把两个人劝住,不然,一场激烈的争吵不可
4、避免。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琳琳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上网浏览了有关书法的信息。请你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5分)(1)下面是琳琳在网上看到的几位书法家的名作,她在下载图片时将书法家的作品弄混了,请你帮她对号入座。(填字母)(3分)A. B. C. 玄秘塔碑九成宫醴泉铭兰亭集序王羲之( ) 欧阳询( ) 柳公权( )(2)通过对书法的深入了解,琳琳喜欢上了书法,想参加书法兴趣班,但遭到了妈妈的反对。如果你是琳琳,你会如何说服妈妈呢?(2分)_ 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10分)(1)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填原文)(2分)(2)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2分)_(3)月光曲是_国的_创作的。(2分)(4)忽然,海面上_了大风,_了巨浪。被月光照得_的浪花,一个连一个 _(4分)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27分)10.课内阅读。(8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听着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联想到了什么?用“_”在
6、文中画出来,并填空。(4分)皮鞋匠联想到的第一幅画面是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_,此时的音乐轻柔、舒缓;第二幅画面是月亮_,天空中出现了_,此时的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画面是海面上_,_,此时的音乐骤然加强;第四幅画面是_朝岸边涌过来,此时的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2)妹妹本来是个盲人,但文中却写“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妹妹真的看到了大海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分)_(3)下面的诗句中与选段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2分)A.海上明月共潮生 B.月落乌啼霜满天C.月明荞麦花如雪 D.唯见江心秋月白文言文阅读。(8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
7、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仕:做官。并:连同。欲:想要。夫:语气词。坐:因为,由于。强:勉强。11.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句中“或”的意思是( )A.有人。 B.或者。(2)“其人自护其短”中“短”的意思是( )A.长度小,与“长”相反。 B.缺点。1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_(2)此坐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8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全国通用)语文题型攻略第四章 小说阅读 题型攻略一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