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将相和》(语文长春九上).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设计 将相和 教学 设计 语文 长春
- 资源描述:
-
1、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京剧将相和描写战国邯郸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被封为赵国丞相。上将军廉颇居功自傲,屡次向蔺相如寻衅。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始终忍让。后经上大夫虞卿劝解,廉颇愧悔,至蔺相如府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辅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将”和“相”从“不和”到“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将”和“相”从“不和”到“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课前准备:资料 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
2、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2019年奥运会“和”的镜头。2.这个简单的“和”字不仅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的和平精神,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到的一个与“和”字有关的故事,今天,我们将以我们的国粹京剧来演绎这个故事。2. 了解京剧京剧,有“国剧”之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
3、国粹。3.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人,说龙门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背景透视: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4、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5.解题:“将”是指谁?“相”是指谁?“和”的意思是什么?“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好”。6.以前他们俩的关系怎么样?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不和。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的故事。7.齐读题目-将相和【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通过京剧的相关知识及历史背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