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春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4 课时 学案无 答案 冀教版
- 资源描述:
-
1、春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人人必做)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部分学生选做)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提示: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课堂练习.(人人必做)一、 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1、春风:(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作者从哪些感觉写春天的风? (3)、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春雨:(1)、作者
2、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呢? (3)、春雨有什么特点呢? 二、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课后作业(人人必做)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课内阅读: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
3、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本文指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 _,杨柳风指的是_,整个诗句运用了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答: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 和( ) 的特点。设题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写景技巧。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二)、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