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27陶罐和铁罐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0165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43.9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27陶罐和铁罐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单元 27 陶罐 铁罐 课时 新课
    资源描述:

    1、27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

    2、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来源:学&科&网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重点】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2.通过读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3.指导朗

    3、读,理解重点词句。【难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讲的道理。2.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准备教学课件,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读写生字时,要读准生字的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的字形和字义,再分析这些字和它们相似的生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区别形、义的不同后记忆并书写。理解词语,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来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相提并论”等词语的意思。比如“奚落”,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下文铁罐说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样尖刻的话就是对陶罐的奚落,文中的泡泡做了这方面的提示。“和睦相处”,

    4、相处得平安和谐,不争吵。通过读上文陶罐的话,就能理解“和睦相处”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要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可以用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

    5、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继而再提出: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交流对课文蕴含道理的认识,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学生说出以上认识后,还要再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其中的道理。由于本课是通过对话展开情节的,对话的朗读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指导朗读要注意:首先要弄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的语句没点出说话时的神态,可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该用什么语气来读。铁罐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读出铁罐恼羞成怒、蛮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读出陶罐自始至

    6、终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平和讲理,语气自然平稳。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在自己反复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来读。分角色朗读,要把角色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可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也可集体分角色朗读。总之,要多形式、多语气地朗读。2课时第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对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能引发自己的思考。4.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课文,体会陶罐和铁罐这两个反差较大的形象。5.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学会在不同的地方停顿,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并能悟出本课所要说明

    7、的道理,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为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好体现。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是这篇课文的难点。前文提到过,一篇好文章要从两个方面学习:一方面是看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看怎样表达。这篇课文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确有值得三年级学生借鉴的地方。方法一1.解题导课。(1)导入。导语:今天,我们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陶做的罐子叫陶罐,铁做的罐子叫铁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铁罐坚固,陶罐易碎。)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陶罐和铁罐。)(2)弄清寓言特点

    8、。课文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编的故事。那么读寓言先要读懂什么,再读懂什么?(学生回答:先读懂故事内容,再读懂故事中的道理。)2.检查预习情况。来源:学*科*网Z*X*X*K(1)检查生字词。课前学生初读了课文,现在读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要读准生字的字音。PPT出示: 陶罐懦弱争辩 恼怒 羞耻流逝宫殿挖掘朴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之后,小组交流。教师指名请学生朗读,并重点提示:“耻”和“逝”是翘舌音。“素”是平舌音。“陶”和“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陶”和“淘”、“恼”和“脑”形近字的区别,还要通过组词、说句子记住。“朴”和“扑”形近字的区别,注意根据语言环境识记。(

    9、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认真朗读课文,在讨论的基础上和同学说一说。本文写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文物,铁罐成了泥土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设计意图利用图片理解课题,形象又直观,使学生明白寓言的特点,明确学习方法和重点。方法二1.检查生字。(1)同学们已预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篇课文,请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陶罐和铁罐。)师:下面老师先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PPT出示: 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普素(2)老师检查预习的步骤为:第一步读一读,读准字音;第二步通过组词识

    10、记;第三步强调个别易读错的字音。如“耻”和“逝”是翘舌音,“素”是平舌音。(3)我们“开火车”分节(一人一节)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和读不好的句子,教师指导示范。设计意图通过读书能检查是否真正读准了字音,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读书不添字、不漏字的好习惯,也为分析课文打下了基础。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说得好!同学们已经基本上读准了生字的字音,初步了解了课文。设计意图由字词教学逐步到课文内容教学,循序渐进。方法三来源:1.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

    11、老师将和你们共同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写两遍。(学生在桌子上跟着老师,认认真真地书写“陶”。)(齐读课题:陶罐和铁罐。)2.简介陶罐和铁罐。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罐子,不同的是一个是用黏土烧制的,一个是用金属炼制的。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3.质疑课题。面对陶罐和铁罐,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从以下方面提出问题: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陶罐和铁罐的关系是不是非常亲密?他们两个生活在什么地方?陶罐和铁罐会不会坏呢?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你们想知道的

    12、,也是我想知道的,尤其是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认认真真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充分初读文本也就落到了实处。一、再现情境,品悟内容1.感知课文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这篇寓言故事写了两个场景,分别是哪两个场景呢?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然后回答。第一个场景是国王的御厨里,第二个场景是荒凉的场地上。第19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内容,后面是第二部分内容。2.品悟重点

    13、内容。(1)品读第一部分内容。品悟第一部分内容。阅读第1自然段,看看骄傲的铁罐对陶罐是什么态度。指名朗读,再齐读第1自然段。(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常常奚落陶罐,什么是“奚落”?(奚落就是嘲笑,讽刺,挖苦,让陶罐在众人面前出丑,难堪。)骄傲的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请阅读第29自然段,这里以对话的形式来写故事。仔细体会他们的对话,各自的语气一样吗? 学生自由读,小组交流。用笔画出描写他们神态、语气的词语,并试着抓住这些提示语体会他们各自说这些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勾画出的词语: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体会读这三句话,课件展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

    14、”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这里的“傲慢”和“轻蔑”的意思很接近,但语气不一样,请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傲慢”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语气。“轻蔑”是别人在自己眼里很小很小,声音不大,不屑一顾的感觉。)设计意图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想象、比较中体会“傲慢”“谦虚”“轻蔑”的神态和语气,从这些词语中感受人物的内心。请同学们根据理解读这几句话。课件展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明明知道陶罐不敢还去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呢?(铁罐这样做是让别人看不起陶罐,让他难堪,让他受到羞辱。)这样的行为就叫作奚落。从这个情景里感受到什么是“奚

    15、落”。铁罐奚落陶罐就是想让别人知道陶罐很懦弱。什么叫“懦弱”呢?想想“懦弱”的近义词是什么。(弱小)“懦”是生字,这个字的偏旁是竖心旁。表示“懦”就是心小,胆子小,性格软弱。如果一个人天生弱小,天生力气小,是不会被人看不起的。而“弱小”是力量小,力量小不一定被人看不起;胆量小就要被人看不起,“懦弱”就成了嘲笑人的词语。所以铁罐不说陶罐弱小,而是用“懦弱”一词,表示瞧不起。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PPT出示: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

    16、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铁罐刚才是奚落陶罐,当他听到陶罐的话“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时,一下子就恼怒了。假设你就是陶罐,你说这话里暗含着什么意思?请你们讨论一下。(“我”和铁罐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干吗用这样的态度呢?)这对于骄傲的铁罐来说,怎么不让他恼怒呢?他本来就看不起陶罐,现在陶罐竟敢跟他争辩,再读读这几句话。设计意图有原因就会有结果,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抓住这些联系去读课文,就能理解得比较深刻。铁罐对陶罐奚落,自己恼怒,再后来呢?下面读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他应该是怎样的语气。课件展示:“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

    17、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学生自由读,并小组交流,然后,读出自己的感受,想一想铁罐的神态和态度。(铁罐更生气了,会大发雷霆地说;暴跳如雷地说;气急败坏地说;气势汹汹地说;等等。)在课文里,写铁罐说话时没有加上提示语,但从他的语气中我们读懂了铁罐的神态和心情。假如你是陶罐,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我们”经常在一起,没有什么可争的,“我”不和他争是因为人们在一起应该和睦相处。)“和睦相处”是怎么相处啊?你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和睦相处就是和和气气地在一起,很亲近。)陶罐这样说,铁罐绝对不

    18、能接受,所以他火冒三丈,再读这段对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的全部对话,体会铁罐语气变化的过程。(2)品读第二部分内容。感悟铁罐和陶罐的下落。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不但今天坚固,而且永远坚固。可事实是这样吗?朗读课文中的第二个场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的下落分别是怎样的。(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像原来一样,而铁罐却无影无踪了。)请你读读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下落的句子,细细品味铁罐去哪儿了。来源:ZXXKPPT出示: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写陶罐下落的句子中有一

    19、个词语“还是”。想一想为什么加上“还是”这个词,隐含着什么意思。请讨论一下。(说明铁罐以前光洁,朴素,美观,现在还是这样,和过去一模一样。)写铁罐下落的句子中还用了一个“连也”,你会联想些什么?(原来铁罐是那么坚固,会联想到他是那么骄横。)比较着读这两段话。设计意图把词语、句子表面和背后的意思都体会到,细细地品味,语感就会越来越丰富。二、揭示寓意,多元解读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弄清了原来坚固的铁罐的下场还不如原来易碎的陶罐,真的让人感慨。到此,你会领悟到什么道理?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回答: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一个人不能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不能以强凌弱

    20、;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看一个人要全面去看等。三、总结全文,存疑结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

    21、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过渡:同学们,本来可以相处的两个兄弟铁罐和陶罐,完全可以和睦相处,可是由于铁罐的傲慢和无理,拿着自己的长处与陶罐的短处相比,弄得两人的关系紧张兮兮,故事的结果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带给了我们更深的思考。请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学生自由写出自己的感受,展示。)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22、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如果故事中的铁罐没有被氧化,一直被人们使用,而陶罐却被摔碎了。你从中又会想到什么呢?识记本课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句子。第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27陶罐和铁罐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16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