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七上古诗词鉴赏强化训练-2021年寒假七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2 七上古诗词鉴赏强化训练-2021年寒假七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专题 02 上古 诗词 鉴赏 强化 训练 2021 寒假 年级 语文 衔接
- 资源描述:
-
1、专题02 七上古诗词强化训练 (一)观沧海曹操(5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3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李白(5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3分)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7分)客路
2、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宽析。 (3分)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情景。(2分) 2.“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是个怎样的人? (2分) (五)峨眉山月歌 李白(10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3、,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分)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分) 3.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分) (六)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6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分)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七)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6分)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
4、人尽望乡。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2分)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 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分) (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5分)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 等词语可以看出。 (3分)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九)秋词 刘禹锡(5分)自古逢秋悲寂琴,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
5、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3分) (十)夜雨寄北 李商隐(8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2分)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2分)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4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
6、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 品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分) 2.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闹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2分) (十二)潼关 谭嗣同(5分)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3分)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七上古诗词强化训练参考答案(一)(5分)1.(3分)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2.(2分)这首诗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