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二)-【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背、必备
- 资源描述:
-
1、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二)(而、与、其、且、因、于)六、“而”1. 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也”等。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例句:博学而笃志论语例句: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2)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则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例句: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例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2、繁阴。醉翁亭记例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3)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例句: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例句: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4)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例句:敏而好学。(十二章) (5)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却,表转折关系。论语例句:人不知而不
3、愠。论语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例句: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2. 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句: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例句: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七、与1.用作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例句: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例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例句: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2.用作介词,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例句:吾谁与
4、归 岳阳楼记例句: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出师表例句: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 用作介词,表示比较的对象,跟/同/与(相比)例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4.用作动词,给,给予;例句: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动词,参与,欣赏、领悟例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6.句末语气词,同“欤”,表示疑问或感叹。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八、其1用作代词。(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8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 .ppt
